【中國儀器網 能源環境】氣象監測發展之初,人們依靠感覺感知氣象變化;有了無線電技術后,大氣觀測資料得以及時傳送,明顯縮短天氣預報時間;再到升級換代的雷達、氣象衛星等高科技成果廣泛應用,大幅提升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和對天氣趨勢科學研判的“智慧含量”。
智慧氣象則是通過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智能等新技術的深入應用,依托于氣象科學技術進步,使氣象系統成為一個具備自我感知、判斷、分析、選擇、行動、創新和自適應能力的系統,讓氣象業務、服務、管理活動全過程都充滿智慧。
如今,重慶市氣象局積極推進大數據智能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初步實現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的智能監測技術和短臨預警技術,推進了氣象服務云平臺構建和大數據應用服務開發,實現了氣象服務的智能響應和有效分配。還開展了物聯網監測單元和信息發布關聯模型研究以及應急現場服務APP開發,實現對災害性天氣的智能判識和靶向發布。
綜上所述,智慧氣象也并非單純的氣象業務問題,它還包括智慧探測系統和數值預報模式,以及由預報員深厚的天氣學知識和長期積累的預報經驗做支撐的預報業務能力,并充分應用新興技術發布信息,從而貫穿天氣預報制作流程,涉及監測、數據收集、數值預報、分析、預報預警到預報發布等環節,無一缺席
通過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促進氣象大數據應用;升級氣象通信業務系統,建設氣象大數據云平臺,匯集共享氣象數據資源;推進氣象數據格式標準化工作,實現地面、高空標準格式數據業務應用;建設基于大數據的氣象災害風險管理平臺,實施基層氣象防災減災標準化建設等一系列工作,相信重慶市氣象局智慧氣象水平將得到持續躍升。
編輯點評: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對惡劣氣象災害預警也越來越快速、越來越準確,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的自保手段也更加多樣,從洪水到臺風,我們要感謝氣象部門工作人員利用氣象監測系統一直給予我們及時的險情預警,也希望能夠有更多先進的技術應用到氣象工作中讓智慧氣象更加完善。
(參考資料來源:央廣網、百度百科、經濟日報)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