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儀器網 科技成果】據悉,首臺以457nm激光為激發光源的短波長手性拉曼
光譜項目,近期通過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項目結題驗收。該項目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的李燦院士、馮兆池研究員帶領研究團隊共同完成。短波長手性拉曼
光譜儀的成功研制,不僅填補了國內手性拉曼光譜技術的空白,更是國內科學技術正在不斷進步的體現。
拉曼光譜儀,是以拉曼散射效應為基本原理研制的光譜檢測儀器。該原理由印度物理學家拉曼研究發現,他在《一種新的輻射》中指出:“當單色光定向地通過透明物質時,會有一些光受到散射。散射光的光譜,除了含有原來波長的一些光以外,還含有一些弱的光,其波長與原來光的波長相差一個恒定的數量。”這一現象,就是后來被廣泛應用于光譜檢測的“拉曼效應”。
拉曼光譜檢測儀比傳統檢測儀更、快速,能夠完成無損檢測、微區分析等工作。因其具有的高分辨率、高靈敏度等特點,十分適用于物質的種類與特性判斷。目前,國內將拉曼光譜檢測儀應用于環境、化學、食品以及考古等領域。近些年,該檢測儀器更成為了瓷器胎釉年代測定的好幫手。
手性,是指結構一樣的兩個物體呈鏡像狀態無法重合。好比人的左右手,雖長得一樣卻無法重疊。這一特性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自然界的基本屬性之一。1815年,法國物理學家讓·巴蒂斯特·畢奧發現了手性物質與偏振光之間的“秘密”——手性分子溶液竟能引起偏振光的振面旋轉。自此,手性物質被定義為光學活性物質,并在制藥行業、制糖工業、化學領域的開發應用中都發揮出了很大的價值。
讓“手性”與“拉曼光譜儀”結合,無疑是強強聯手。但是,科研團隊在研制開發時,首先要迎接的就是手性分子構型的鑒定這一大挑戰。其次,手性拉曼光譜散射的信號相當弱,弱時甚至比常規的光譜信號低7個數量級。所以,手性拉曼光譜的實驗報道才會與臺商品化手性拉曼光譜儀的問世時間間隔了長達31年。由此,大家也足以想象得到,科研團隊在研制這臺儀器時花費了多少心血。
據了解,這臺短波長手性拉曼光譜儀不僅信噪比獲得了大幅提升,還將光譜的拍攝時間由數小時壓縮到了短短幾十分鐘內,對待測樣品的要求更是從純化合物上升到了10%,無疑是達到了手性拉曼儀器界的新高度!預計,該儀器將會應用于藥品合成與鑒定、手性分子鑒定、不對稱催化等領域的研究當中。期待這員“猛將”能夠在今后的科研事業中一展宏圖!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科技日報、今日頭條、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