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器網 材料化工】前不久在德國德累斯頓舉行的石墨烯春季大會上,中國企業山東利特納米技術有限公司獲頒首張石墨烯材料產品認證證書。業內人士認為,首張證書的頒發將有助于規范石墨烯上下游產品市場,推動石墨烯產業更加健康有序發展。聯系到今年3月山東菏澤啟動的中國首條全自動量產石墨烯有機太陽能光電子器件生產線,長期滯緩的石墨烯產業化是否迎來了春天?
石墨烯
“新材料”席卷 各國開展技術競爭
近幾年來,比黃金還貴的“黑金”石墨烯,在范圍內受到廣泛追捧,被譽為新世紀的“新材料”。尤其是2010年石墨烯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后,各大有關石墨烯的研討會、論證會接二連三,國內關于石墨烯的熱度也是持續不減。由于其各方面優異的特性顯示出巨大的應用潛力與商業化價值,各國政府先后發布政策投入人力物力,開展石墨烯的應用與研發。我國對石墨烯領域的研究開發也投入了大量經費資源,更在十二五規劃、十三五規劃等一系列文件中,將其納入大力發展的新材料領域。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國內石墨烯相關研發成功也呈現出爆發式增長,與保持著同步競爭。在石墨烯技術研發方面,國內一直處于前列,相關技術數量已在占據一席之地。然而,數量的猛增卻不意味著質量的飛升。我國大量石墨烯技術都集中在低端應用領域,而歐美等國則早早地將目標瞄準市場。
從“畫餅”到產業化 石墨烯上中下游何時協調
不過,無論是歐美等國還是我國國內,目前都還處于布局期,產業化動向遲遲不現,導致石墨烯產業未能“名副其實”。長期以來,導致產業化停擺的主要原因,其一是技術工藝尚未成熟,無法達到一致性的品質;其二是成品面積都非常小,不能適應工業化大量應用的需求;其三還是老生常談的成本問題,畢竟大規模產業化無法承擔起高達2000元/克的石墨烯價格。
正因如此,石墨烯上中下游產業出現了不協調的發展狀態。尤其是近兩年來,上游石墨烯制備工藝趨于完備,中游粉體與薄膜產品遭遇“過剩”,下游石墨烯終端應用“多點開花”但空有熱度。從產業鏈縱向來看,上中游的“供”已然遠遠大于下游的“求”。即便是已經能夠投入應用的石墨烯產品,也充斥著大量粗制濫造的次品。一些因石墨烯概念而一炮走紅的新興企業僅靠資本炒作從中收益,并不打算從“畫餅”階段邁向真正的產業化應用階段。與此同時,還有很多地方盲目跟風,建設大批石墨烯產業園區。此等做法未來必然造成嚴重的同質化競爭,大大影響石墨烯產業的健康發展。
有行業人士指出,“只有得到下游應用需求的支撐,石墨烯產業才能真正散發出生命力和可持續性”。當前,國外眾多大中小型企業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覆蓋從制備及應用研究到石墨烯產品生產,直至下游應用全環節。而國內類似的發展模式還在摸索起步階段,無論是石墨烯產業化路線還是目標都還未明確。試問,沒有明確的應用領域和要求,上中游產業又該如何著手研發呢?技術攻關是早晚的問題,國內石墨烯產業化的春天還需要等待一場大雨的洗牌。
(本文參考資料:科技日報、中國礦業報、百度百科、前瞻產業研究院)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