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器網 時事聚焦】導讀:據中國地震網消息,8月13日1時44分,云南玉溪市通海縣發生5.0級地震。
作為自然災害之一,地震總是來的太突然,往往在頃刻之間,就讓親人生離死別。從小到大,課堂上每學期都會提到地震來臨時應該如何自救,而當地震發生時,有那么一批人,想的卻是如何保障別人的安全。據悉,云南通海5.0級地震發生時,當地人民醫院的護士優先將新生兒抱到了室外避震,護士這一刻真的是天使,守護了祖國的花朵。
08年汶川大地震、10年玉樹大地震、13年雅安大地震……天災無情,我們卻一次次見證人性的光輝,但同時,一個問題也油然而生——科學儀器的發展,能否真正意義上的做到地震預測?
技術還是巧合?地震預測仍是世界難題
地震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地球板塊運動時,板塊間的碰撞與擠壓。但即使知道原因,由于地球的不可入性,地震預測比起臺風預測、潮汐預報等,都難很多,甚至可以說,目前還不存在預測地震的方法。
針對地震預報,有數據統計,截至2007年年底,我國有記載的成功預報地震的案例有14例,但和實際發生的地震總數比起來,只是九牛一毛,這也讓許多網友認為這種預測是缺乏技巧的巧合。事實上,這些成功的地震探測技巧并非完全是巧合,其中還是存在一定的技術知識的。其中,包括了對板塊運動規律及地震周期預估、地球磁場變化與地震發生的關系、地質勘測、動物活動與地震關系的研究等等,但受限于地震規律的復雜性,這樣預測得到的結果度、準確度都不是太客觀。也因此,面對地震預測這個世界性科學難題,尋找一款能真正意義上進行地震預測的儀器很重要。
從地動儀到氡觀測,地震監測儀器的發展方向
提到地震監測儀器,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地動儀了。地動儀的發明可以追溯到東漢張衡發明的候風地動儀,有文字記載其曾經成功發現了千里之外的地震,測震靈敏度可觀。不過遺憾的是,張衡地動儀早已失傳,只存在文字記載,而我們現在在課本中了解的,其實是后來學者復原的模型,這也使得儀器受到了社會部分打假人士的質疑,甚至有人根本上否決了其效果的真實性。不過專家表示,復原的地動儀模型經過模擬地震波試驗證明是有效的,并且強調了史料是經過專業歷史地震學專家的審核的,真實性有保障。
而地動儀的復原成功也促使了后來學者對其原理結構的深入研究,并研制出了地震監測相關的地震儀、檢波器。儀器依據地震波產生的原因,以及橫波、縱波傳播速度的不同,進行檢測得出地震的強度、方向。地震儀也憑借監測數據的準確性成為了地震勘測中必不可少的儀器。
但無論是地動儀還是后來的地震儀,都存在一個致命的問題——無法真正意義上做到地震預測。通常,這類儀器都是在地震還停留在傷害較小的縱波階段時,就提前預報,防止后續橫波到來時,橫波及面波(混合波)帶來的巨大危害。而真正意義上的預報,必須要做到能提前給出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強度。不過,近年來氡觀測卻給相關人士提供了希望。
據了解,氡觀測是上普遍認可的地震監測手段之一。作為一種惰性氣體,巖石中的氡值會在地震前出現明顯變化,這個變化早于地震發生,因此為地震預測提供了可能,而氡觀測儀在此方法中也就成了關鍵之一。不過,由于固體氡屬于國家嚴格監管的發射類源,運輸不便、操作要求高,如何統一國家標準、建立完善的地震前兆氡觀測網也成了目前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
但無論如何,從地動儀到氡觀測,地震檢測儀器發展方向是穩定向好的。小編相信,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檢測平臺以及地震監測網的完善,未來地震預測的準確性還是非常可觀的。天災無情,人有情,抗災時,我們眾志成城,地震撼動不了感情,相信未來,我們也可以讓地震撼動不了我們的生命。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百度百科)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