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器網 能源環境】環保向來是經久不衰的熱議話題。在國家政策引導的背景下,在環境監測精細化的監管下,在綠色經濟的創新下,這個行業更是迎來了質的根本性飛躍。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成效顯著,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有力支撐。
盡管我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在監測質量方面形勢依舊嚴峻。排污單位監測數據弄虛作假屢禁不止,社會環境監測機構服務良莠不齊,地方不當干預環境監測行為時有發生。
造假現象五花八門
行業監管亟待加強
在環境保護部通報的造假案件中,有的規避儀器采樣時段,在監控采樣時只排放達標廢水;有的故意閑置或不正常運行自動監控裝置,篡改儀器參數;有的在采樣器旁灑水,干擾監測數據準確性等。造假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近日,臨汾環境監測造假事件持續發酵。目前,16名涉案人員已被依法處理。這是繼西安環境監測造假案之后,依法懲處的又一起環境監測數據造假典型案件,引起社會廣泛熱議。
不難發現,環境監測數據造假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或企業治理污染不力,為了掩蓋真相,不惜鋌而走險。為此,應從法律層面和個人意識兩個層面著手,共同將監測數據造假念想扼殺在搖籃。
政策層面
法律震懾作用日益凸顯
法律手段是環境監測強有力的約束力,也是保障客觀、準確的環境監測數據的重要支撐。環保部在追究環境監測造假者責任上愈加嚴厲。《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關于加強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關于開展2018年度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和數據質量專項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規的落地,進一步強調依法追究造假者的法律責任,抓住了根治環境監測數據造假的“牛鼻子”。
準確的生態環境監測數據是實施環境管理與科學決策的基本依據。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監督檢查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著力解決當前我國生態環境監測質量存在的問題。
三年行動計劃聚焦造紙、火電、鋼鐵、化工、城市污水處理等重點行業,旨在達到重點突破、以點帶面的效果。到2020年,基本形成健全的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保障責任體系,有效遏制監測數據弄虛作假問題,努力營造依法監測、科學監測、誠信監測的環境和氛圍,確保監測數據真實、準確、客觀。
遏制數據造假
確保監測數據公開化、透明化
隨著國家簡政放權工作的推進,行業組織的行業自律職能在規范行業行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18年5月,《環境監測行業自律公約》的發布,明確提出不得接受委托方及相關利益方的違法違規要求,不得以任何原因偽造、篡改監測數據和出具虛假監測報告。
另外,在環境監測領域,應加強環境第三方監督和環境信息的公開,發動群眾監督環境監測數據。地方政府、人民群眾、企業單位等社會各界協作發力,形成一股堅不可摧之勢迎戰監測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難題。
總體而言,環境監測工作正在經歷從手工到自動、從粗放到的深刻轉變。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當然僅僅只是步。未來,嚴厲打擊環境監測弄虛作假行為才是環境監測行業的新常態。
環境監測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工具。而數據質量是環境監測工作的生命線。對于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環保部“零容忍”態度始終不變。只有從政府和地方、法律和自律等多個層面加強防范和應對,惟此,才能對環境數據造假等違法行為起到釜底抽薪的震懾作用。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