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器網 生物醫藥】導讀:近些年,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發出了僅吞服就可檢測人體消化道的智能藥丸,過往那些令人不舒適、操作不方便的消化道檢查方法即將成為歷史。
智能藥丸
現今的醫療科技雖然已高度發達,但是快速、準確地了解患者體內情況,仍舊是醫師們所需面對的難題之一。當前,醫學界常用的消化道檢查方式有消化道鋇餐造影、結腸氣鋇灌腸造影、胃鏡等。這些檢查方法都各有利弊,前兩者讓患者接受檢查時痛苦較小,并且檢查范圍廣,但易遺漏微小病變;后者可做活檢,但卻檢查范圍有限、會使患者痛苦。當然,CT 掃描可以讓我們一眼就看清患者體內狀況,但是一旦發現異物,還是少不了醫生采取以上手段,為患者進行進一步檢查。
或許有人正在期待多啦A夢的出現,它能將載著醫生的艦艇變小。醫生駕駛著艦艇進入患者口中,便可為消化系統做一次細致入微的檢查。然而,早已有人將理想付諸于現實——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發出了一款智能藥丸。患者只需吞服下這款藥丸,就可檢測出消化道內是否出血,而藥丸中所乘載的“醫生”是一種特殊細菌。
這款智能藥丸只采用了傳感器,并未采用任何遠程微型攝像頭。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麻省理工的科學家們在這款智能藥丸內建立起了一套較為完善的芯片系統。另外,藥丸內部有一個滿載特殊細菌的微型水庫,每當智能藥丸到人體內的新區域時,醫生就可以釋放芯片內的特殊細菌。這種由麻省理工學院實驗室研發的細菌被釋放出來后,會以芯片為中心快速擴散開來,與人體腸道內的其他內容物相混合,并且一旦遇到紅細胞就開始發光。而芯片上安裝的微型傳感器,則可以在這時檢測到細菌散發出的光線,并將數據反饋給醫生。此時,醫生便可根據接受到的信息,為患者計劃安排相應的治療方案。這顯然是一個科幻色彩的芯片系統,但具小編所知,這款智能藥丸暫時還未做好上市準備。
實際上,這并非人們對智能藥丸的探索。早在去年9月,加州理工學院的兩名科學家就嘗試將核磁共振成像技術(MRI)應用于微型芯片上,開發出了具有定位功能的智能藥片。同年11月,能夠發送手機信號、檢測患者服藥情況的智能精神疾病治療藥片——阿立哌唑MyCite(Abilify MyCite),成為首例批準投入使用的智能藥物。
此后,智能藥物市場更是開始茁壯成長。據了解,截止2018年2月,Proteus Digital Health、Medmetrics、Microchips Biotech、Given Imaging、重慶金山科技等多家醫療科技公司都在嘗試研制更的智能藥丸。這些智能藥丸,具有服藥監測、健康監測、內窺鏡檢查等多種用途。
綜上所述,不難得出此類智能藥物正在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況且研制藥物所需傳感器及其相關材料的價格也正在不斷降低。智能藥物的普及,不僅使人體的疾病隱患處于可預測性、可控制性的狀態,更能在為百姓生活帶來便利、減少患者痛苦、降低治療成本的同時,盡快速地推動世界醫療科技的發展。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前瞻網)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