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器網 時事聚焦】2018年11月27日,美國宇航局(NASA)“洞察”號探測器在火星軟著陸成功。洞察號在成功登陸火星后,其攜帶的各種儀器將幫助人類探究火星的內部構造。
迄今為止,人類向火星發射的大大小小的探測器加起來超過40多顆,火星可以說是太陽系內除了地球之外,人類了解的星球,當然還遠遠不夠。之前所有的探測器都是對火星的地表、大氣和磁場進行研究。例如,的“好奇”號火星車主要對火星的表面地質情況和物質化學成分進行分析,而“洞察”號是首顆探測火星內部的探測器,目的是了解火星內部結構的全貌。
在著陸之前,“洞察”號已經在太空飛行了半年多,行程超過4.84億公里。與以往的探測器選址的思路是不同的,只需考慮有利于探測器工作的區域即可。2017年3月,來自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宣布,“洞察”號終選定的降落地點位于火星西埃律西昂平原。
作為研究火星內部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還裝載了一些科考儀器,這些儀器用來測量火星的生命體征,比如它的脈沖、溫度、反射、火星地震學等。
在著陸之后,“洞察”號將利用高靈敏度地震儀給火星“把脈”,通過監測火星地面到原子級別的震動,幫助科學家勾勒出火星內部結構的演化歷程。
“洞察”號還將通過一個能打入火星內部5米深的熱流探頭,向火星內部探入一個溫度計,來探測火星內部溫度的變化情況,了解熱量在火星內部的流動方式,以及熱量對火星地質結構的影響。
此外,“洞察”號還攜帶了“旋轉和內部結構實驗儀”可以通過火星與地球間的無線電傳輸,來評估火星繞軸旋轉產生的擾動,用以提供火星內核大小的線索。
通過這些儀器的使用可以研究火星的內部結構,填補火星物理空白,更好地了解巖石行星是如何誕生。
不過,目前科學家還在對洞察號周圍的環境進行詳細的勘察,以決定在哪里布置測量設備,整個過程大概需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在此之后,科學家好需要一段時間對洞察號的儀器進行檢測和校準。之后,才能正式開始人類對火星內部的勘察。
(資料來源:華西悅讀、新華社、澎湃新聞)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