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時事聚焦】“大自然和智慧不存在分岐”。長久以來,人類都試圖用自己的力量去挖掘被埋藏在自然之中的歷史,但當歷史的痕跡呈現在人們眼前時,人們才意識到,大自然將歷史的痕跡完好的保存下來,等待人們去發現。
就在近日,一艘可追溯至文藝復興時期的古船在波羅的海被找到,據有關科學家介紹,這艘船沉沒了500年左右,船體殘骸約17米長,而難能可貴的是,這艘沉船無論是桅桿還是炮架都有著較為完整的保留,船體本身的完整度也非常可觀,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毫無疑問,此次勘探的成果是深海考古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事實上,作為考古學中的新興分支,海洋考古學主要考察對象是歷史各時期人類從事海洋活動的文化遺存,換言之,船舶及航海技術只不過是海洋考古中的一部分,海洋考古還涉及著海洋文化的各個方面,其中涉及到的技術更是多種多樣。
而提到海洋考古涉及到的技術,物探技術又是不得不提的一部分,包括此次沉船的發現在內,對于海洋考古來說,物探技術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事實上,早在水下考古起步前,物探技術就已經廣泛運用于陸地考古中,在地質探測、礦物勘探上都有著重要的價值,而隨著水下考古的出現,這項技術便也朝著水下勘探的方向有所發展。
那么為什么說物探技術在海洋考古中作用舉足輕重呢?其原因在于環境限制,對于人體來說,想要在深海進行長時間的考古作業基本是不可能的,因此,想要在遼闊海域詳細的摸索海底文明,使用科研儀器是較為合理也相對容易獲得成效的方式。
目前,被用于海洋考古的相關儀器設備種類眾多,其中和物探技術聯系較為密切,且運用較為廣泛的包括側掃聲吶、磁力儀、多波束測深系統、淺地層剖面儀等。他們所具有的共同點之一,就是可以做到“無損傷探測”,但是究其作用,卻又有著巨大差異。
像多波束測深系統的作用是測量水深及海底地形,其作用原理是通過像海底發送聲波,并接收反射聲波,通過時間差及聲波的速度計算水深,在通過大范圍的使用,繪制出海底地形。在海洋考古前期的大規模檢測及前期普測中,運用較為廣泛。
與之相對的,當已經初步發現文物或者遺跡后,為了觀測到更加詳實的地貌特征或者了解到文物的損壞情況,則會使用精度更高的側掃聲吶來繪制灰度圖。
而當學者需要了解海底地質情況或者尋找被海底巖層掩蓋的文物時,就需要淺地層剖面儀來大展拳腳。與多波束測深系統不同,淺地層剖面儀采用的是穿透力更強的短聲波,能夠有效地探測海底積沉物,分析海底地質情況的同時,還能觀測到淹沒在地層中的體積較大的古文物。
當然海底考古自然不會只有勘探那么簡單,后續可能還會牽涉到影像記錄、文物打撈等工作,而這些同樣是需要建立在不破壞海洋生態、不損壞文物的基礎上的。海洋考古的復雜程度自然也不可能是前百字就可以說的清楚的。如今海洋考古已經成為考古學中重要的一部分,相信對著更多精密的勘探儀器出現,人類能在海洋中挖去出更多的歷史更好的探索失落的文明。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豆丁網、百度百科、新京報)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