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能源環境】上周,一則“地球之肺”被濃煙籠罩的新聞在朋友圈傳播開來。新聞中提到亞馬遜地區的森林出現了大面積火災,并且這場火災持續了16天。直到23日,這場大火才在消防飛機的幫助下被撲滅。但這一次大火對于自然產生的危害卻是不可忽略的。
盡管目前還沒有消息表明這場大火是人為因素導致的,但是借由此次事件,卻暴露了當地對于林木保護的問題——過度的開采砍伐、用火開耕……毫無疑問,這篇森林在短短幾年間遭受著肆意破壞,并且已經威脅到了當地及周邊城市的環境狀況。
類似的生態問題還有許多,近日,英國《每日鏡報》報道稱,在過去30年里,野生長頸鹿的數量銳減了40%,其中原因可能是非法狩獵以及棲息地的喪失,但是毫無疑問,長頸鹿正在面臨“無聲滅絕”的危險。
無論是森林被大面積開發也好,還是野生動物瀕危也罷,這背后都離不開一個問題——人類干涉生態。事實上,人類本身也是生態的一部分,隨著人口的增加,以及建設的需要,完全不使用自然資源是不可能的。但是,凡事講究一個度,人類可以和動物一樣依托于生態環境來發展,但是沒有權利干涉生態環境,這也是現在經常提到的可持續發展,而可持續發展是要建立在生態環境保護上的。
那么應該如何做到在不干涉生態環境的條件下保護生態環境呢?或許遙感監測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遙感本身遠距離探測技術的統稱,這項技術依托于傳感器的發展,根據場合的不同,探測使用的媒介可以是電磁波、聲波、紅外線……而它們的共同點之一就是非接觸性。而隨著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人造衛星技術的越發成熟,如今的遙感技術已經可以借助人造地球衛星、航空等平臺實現大面積的資源管理監控。
不僅如此,近年來,人們開始著手于野生動物保護,諸如放虎歸林的行為也越來越多,有時候為了更好的保護區域生態的發展,會在這些動物的腳上安裝定位腳環,確保在不影響這些動物生活的情況下,觀察動物生態,并且保護他們,避免不法分子傷害。
但是,遙感技術終究只能起到觀察監測的目的,重點還是需要人為手段去保護生態環境。以文章開頭的亞馬遜森林大火為例,事實上,這場維持了16天的大火是通過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的衛星數據發現的,也就是說,理論上,在大火蔓延前就可以被撲滅,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當地鎮府遲遲沒有采取行動,后釀成了不可估計的損失。歸根結底,儀器、技術只是工具,怎么用還是要看設備后面的人。
其實生活中也是如此,或許檢測設備對于我們這些老百姓來說遙不可及,但那又如何呢,我們同樣有自己的方法來保護環境——或許只是簡單的垃圾分類。所以說,環境保護的關鍵還是事在人為。
(參考資料來源:央視新聞、環球時報、參考消息)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