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能源環境】種群的消失可能隨時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今天早上,小編我在瀏覽《參考消息》的時候了解到,就在近,馬來西亞幸存的后一頭蘇門答臘犀牛在圈養環境下死亡,而這也意味著這類犀牛在馬拉西亞這片土地上已經滅絕。而更讓人感到恐懼的是,即使在范圍內,蘇門答臘犀牛的數量也僅剩大約80頭。而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無外乎偷獵和濫砍濫伐導致的種群被分隔、孤立。
事實上,蘇門答臘犀牛數量的驟減并不是特例,根據有關報道的統計,范圍內野生生物的數量,在過去50年里,減少了60%。顯然,野生動物的保護已經成為了目前世界范圍內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物競天擇,邏輯上來說,生物的進化亦或是是滅絕,是受到大環境影響的,是大自然對于生物文明發展的選擇。然而,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人類對于環境的干涉逐漸加深,說得直白點就是人類直接破壞了環境。
宏觀上來說,為了滿足食物與生活區域的建設,人類開始大面積的開發森林土地,將它們轉化耕地或是擴張城市面積;為了滿足能源需求,人類開始大范圍的開采山石煤礦,砍伐樹木——而這些對環境的直接影響就是森林面積驟減。
森林面積的減少,對于動物的直接影響無疑是生活空間的縮小,但這其實是眾多影響中的九牛一毛。森林面積的減少一定程度會影響環境復雜度,而環境復雜度的變化直接作用在生物鏈的穩定性上,換言之,森林開發的受害者不單單是某幾種動物本身,而是這一整個森林的生物環境被破壞。
事實上,如果說,生態的壓力一部分來自于人類的發展需求,那另一部分就來自于個別群體無止盡的欲望。在很長一段時間,動物保護缺乏相關的規范,導致很多人以狩獵作為生存的資本;即使是現在有法規約束的前提下,依舊有不少偷獵者——而缺乏規劃的狩獵同樣極易對生態產生不利影響。
不過,正如現在有關部門極力嚴懲偷獵者一樣,對于野生動物的保護其實從未停止。早在上個世紀末,人們就已經意識到了森林對于環境的價值,以及環境對于人類的重要性,我國也于1999年正式拉開了退耕還林的序幕,并且于2002年開始,以適地適樹為原則、以保護改善生態為目的,正式的開始有步驟地停止耕種、植樹造林。而從目前的結果來看,退耕還林的效果還是不錯。
失去的就像潑出去的水,但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比起后悔過去發下的錯,如何改正問題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退耕還林是生物保護的步,未來自然還會有更多的措施出現。就像為了針對偷獵者,有關機構開始在不影響動物生存的前提下,借助GPS及各類傳感器觀測野生動物的生活情況以及是否安全,未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類與自然的生活環境會更加和諧。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參考消息)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