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能源環境】19世紀60年代后期,電力的發明與廣泛運用讓世界開始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并隨之推動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而在此次工業革命之后的數十年里,電作為居民生活的主要能源之一,為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面臨著一次次技術的革新,其中牽涉到用電安全、發電技術、儲存技術等多個領域。
事實上,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盡管電力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但并非在所有領域都起到主導作用,事實上包含交通在內,許多對于能源的存儲與功率有較大要求的領域依舊采用較為傳統的燃料能源。
但是近幾年,隨著環保理念的普及,人們開始重視新能源的使用,而無論是太陽能也好,還是風能也好,亦或是潮汐能,大部分能夠直接被存儲起來運用到居民生活中的新能源都需要依靠電力存儲與輸出作為媒介,而電池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也為新能源的運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盡管,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汽車采用的還是燃料能源,但是,即使是在私家車領域,電動汽車也并不算少見,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公共交通已經初步完成了從混合動力到純電動的轉化。毋容置疑,在電動汽車普及的道路上,我國前進的步伐并不緩慢。
《日本經濟新聞》在近日報道中提到,在過去IT產業的發展中,鋰
離子電池一直擔當著很重要的角色,而從構成電池的四個部分,即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離層來看,中國企業生產的相關材料占據世界整體供給量中的一半以上。
當然,僅從電池產量來判斷我國對于材料領域的重視程度是不夠的。如今每年和材料有關的會議、展覽絡繹不絕,其中有不少國外企業參加,但也不乏國產企業。而如果你有機會去現場旁聽,就會發現,中國企業在材料的發展與運用上的技術分享并不在少數,諸如“
石墨烯的現狀與發展”這類話題的相關報告更是讓國內外與會人士受益匪淺。如今大多數中國企業,是在用相關的研究成果證明自己在材料領域上的突破。
更重要的是,如今我國在材料領域的發展,是能夠在環境下得到認可的——今年4月德國大眾就與中國鋰電池企業簽下了一項長期合作計劃,借此來推動它們的電動汽車發展目標。
盡管我們現在還無法斷定未來的市場格局如何,但是,從電動汽車在中國的發展,已經中國在電池生產上的小成,不難看出,在材料領域,中國的生產力正在波動市場格局,正在逐漸崛起。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參考消息)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