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時事聚焦】目前全民抗“疫”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并且在有關部門的正確指導、督查,絕大部分居民的積極配合之下,抗“疫”情況一定程度上有了好的發展,不少和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企業,也在規定允許的范圍內,陸續開始開展相關的復工申請及籌備工作。
不過,問題也隨之產生。現階段,避免人群扎堆、減少人口密集環境的出現仍是不能忽視的舉措,而部分企業開始為復工做準備帶來的便是城市中地鐵、客運等場合人流量開始逐漸增加。與此同時,為了居民安全考慮,這些場合都會對出入的居民進行測溫工作。而傳統測量體溫的方式難免會引起人員的短暫滯留,影響客流速度。
但是,“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近日,一套在上海地鐵率先啟用的無接觸測溫安檢一體機巧妙地解決了這一個問題。據了解該系統將紅外測溫與太赫茲檢測相結合,達到了檢測過程無接觸、無
輻射,測溫準確,能有效辨別金屬、液體、膠體、陶瓷等多類違禁品的效果。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算是非接觸檢測在抗“疫”為我們帶來的助力,而事實上,非接觸檢測早已經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所謂非接觸檢測,顧名思義就是指那些在不接觸被測物體表面、不破壞物體結構的情況下便能完成檢測的技術。因此,客觀的來說,這類技術的種類繁多,設計的技術與檢測采用的實際方式也并不相同。
常見的非接觸檢測包括電磁學檢測、光電子學檢測、數字攝影檢測,而前文中提到的無接觸測溫安檢一體機就涉及了電磁學檢測。太赫茲是一種介于紅外與微波之間的電磁波,人體本身會散發這種電磁波,而人身上穿戴、攜帶的物品則會不同程度的遮擋這種電磁波,因此通過分析檢測到的太赫茲便可以對這些物品進行區分,從而達到檢測違禁品攜帶情況的目的。
當然說到這里,大家也會發現,非接觸檢測依賴的,除了有特殊的“明察秋毫”的”眼睛”外,還有一個重要的部分便是“言無不知”的“大腦”。這個“大腦”便是計算機算法以及大數據。
非接觸檢測由于不接觸、不破壞物質的特點,所以能收集到的數據多來自待測物在正常環境下的狀態,譬如物體的長寬高、距離設備的距離;或者物體在正常環境下的變化,可能是礦物因為溫度產生的細微大小變化,也可能是生物的呼吸作用。想要從這些數據里探索結論,需要的自然就是長期觀察累積的大量數據以及可以對這些數據做出反應,篩選和計算的特殊計算機算法。
簡而言之,非接觸檢測的本質實則是不同技術之間的取長補短,并且,從結果來看非接觸檢測對于醫療、食品、安檢等環境都有很好的幫助,因為它更加安全且衛生。一方面,相信這類技術在接下來的抗“疫”過程中能給我們帶來不少幫助;另一方面,也相信它會給我們帶來更好的未來。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科技日報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