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生物醫藥】大自然的神奇之處在于,它孕育出了種類繁多,長相各異,“身懷絕技”的生物們。從海底的巨大鯨魚到陸地上擁有鮮艷外表的毒蘑菇,再到天空中會學習人類語言的鸚鵡,種種動物、植物、細菌、微生物等在千萬年的演變進化過程中,為了不斷適應殘酷的生存環境,而逐漸擁有了令人驚嘆的本領。其中,讓我們眼前一亮的當屬那些會發光的生物們。
說起會發光的生物,我們腦海中自然而然會浮現出螢火蟲漫天飛舞的美妙場景。事實上,在發光生物中,除了廣為人知的螢火蟲以外,還有一些深海魚類、藻類、水母、珊瑚、某些貝類和蠕蟲等。這些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的發光生物,為大自然增添了一抹亮麗的熒光色。然而,大自然帶給人類的驚喜從不止于此。
近日,一項發表于英國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雜志的動物研究表明,生物熒光或廣泛存在于兩棲動物之中,包括蠑螈和青蛙。這項研究推翻了固有的認知,在此之前,科學家們只在1種蠑螈和3種青蛙中觀察到生物熒光。
據了解,生物熒光是指生物體吸收光能后發出的熒光。目前,現有的發光生物被劃分為被動發光和主動發光兩大類。其中,被動發光的如一些植物,它們發出的微弱紅光其實是沒能參與光合作用多余的光,而這些光對于它們生存的意義還是未解之謎。而另一類主動發光的生物,如我們熟悉的螢火蟲,在其體內ATP(三磷腺酸苷)水解產生能量提供給熒光素而發生氧化反應,每分解一個ATP氧化一個熒光素就會有一個光子產生,從而發出光來。除了少部分發光的腔腸動物,熒光素換成了光蛋白,我們已知的絕大多數的生物發光機制就是這種模式。
在這次研究過程中,美國圣克勞德州立大學研究人員詹妮弗·萊博和馬修·戴維森將來自32種兩棲動物的1至5個個體,暴露于藍光或紫外線下,借助于
光譜法測量了這些動物發出的光的波長。終,他們驚訝地發現,所有被檢測的動物都含有生物熒光,只不過這些熒光的樣式各有不同,包括斑點熒光、條紋熒光、骨骼熒光,乃至于全身熒光。
該研究團隊認為,兩棲動物發光或許是為了在弱光條件下能夠更好地發現同類,同時也方便同類發現自己,因為它們的眼睛包含對綠光或藍光敏感的桿狀細胞。此外,生物熒光也能幫助兩棲動物像其他發光生物那樣求偶、覓食等。
而此次研究能夠取得重大發現,光譜法無疑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據了解,光譜法是基于物質與
輻射能作用時,測量由物質內部發生量子化的能級之間的躍遷而產生的發射、吸收或散射輻射的波長和強度進行分析的方法。該類分析方法包含三個主要過程,分別是能源提供能量、能量與被測物質相互作用、產生被檢測訊號。由于該分析方法具有靈敏、準確、快速等特點,目前,它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地質、冶金、石油、化工、農業、醫藥等諸多方面,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工業的發展、社會的進步。
人類社會歷史演化至今,從對大自然心生敬畏,妖魔化之,到利用科技手段發掘探索其中的奧秘,我們的固有認知被逐漸打破,對大自然的了解也更加深入。此次發現生物熒光廣泛存在于兩棲動物中是科學探索的又一次進步,相信,未來,我們將會憑借著更加先進的技術,發現更多大自然不為人知的奧秘。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