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生物醫藥】縱觀歷史,人類的平均壽命都與當時的醫療技術息息相關,而現代醫學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類對抗疾病的能力,為文明的發展與延續提供了不小的助力。而在現代醫學中,外科又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外科是研究外科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及其臨床表現、診斷、預防和治療的科學。
提到外科,就很難不提到外科手術,手術作為外科醫療中常用到的治療手段,主要針對的是創傷、感染、腫瘤、畸形等藥物或其他治療方式無法解決的病狀。客觀的來說,作為醫療手段而言,手術的風險性相對較高,但依托于顯微外科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如今的外科手術安全性有了很高的保障。
盡管,從結論來看,外科手術是通過切除的手段解除病人的病原從而使病人得到治療,但實際上其中牽涉到的術前麻醉、手術過程中的止血輸血、術后的防感染、術后康復等問題,這也使得外科手術相關的研究一直在進行著。
需要承認的一點是,外科手術幾乎無法避免對皮膚、器官產生一定的損傷,而如何在保證手術順利的前提下,減少損傷、修補損傷也成為了近幾年被探討的重要問題,并由此發展除了微創手術、生物膠水等技術,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組織工程的產生與發展。
一定程度上來說,組織工程技術的應用可以滿足組織復制、修復的需求,這也使它有了非常廣闊的研究場景。像近墨西哥尤卡坦科學研究所就發現了一種結構與人類皮膚類似的水母,目前已經在進行相關的后續研究,有望利用水母本身的組織結構,通過凍干、去除細胞等手段,來制作天然的用于修復皮膚的組織支架。
提及組織工程的發展,顯微技術的進步與3D打印的逐漸成熟又是兩個不能忽視的話題。器官移植作為一種重要的治療手段,近年來受到了醫療領域的重視,但是受限于可移植器官的數量,以及人體自身的免疫性行為,器官移植的局限性也非常多。而組織工程恰好對這個問題作出了解答——器官培育,通過患者自身健康的細胞來培養用于替換受損器官的器官。而3D打印的進步有給培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因為從理論上來說,比起體外培育,3D打印不但可以保證器官與患者的匹配程度,獲得的方式理論上也比體外培育更加快捷。
當然,截至目前小編所能找到的報道和資料,目前這些技術仍處于發展階段,較為大的進展可能就是去年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只研究團隊通過將患者細胞和包括血管在內的生物材料與“生物墨水”相結合,打印出了一顆3D打印心臟,盡管這顆3D打印心臟還不能用于臨床手術。不過客觀地來說,組織工程未來發展的前景是值得期待的。
?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