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器網 能源環境】提起
臭氧,可能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對這一物質并不關心。實際上作為一種廣泛存在于地球大氣層中的一種微量氣體,它能夠有效吸收會對DNA造成損害的紫外線,保護生存在地球表面的諸多生物。同時,臭氧還是自然界較強的氧化劑之一,具有良好的氧化性和殺菌性能,是食品行業、農業生產、環境保護及醫療行業所用的主要殺菌物質之一。
據了解,臭氧主要分布于地面到70千米高空的大氣平流層中,通常在中緯度地區24千米的高空其濃度較高,由此向極地遞減。早在20世紀50至70年代,就有學者發現地球表面的臭氧層濃度在逐漸減少。1985年,英國南極考察隊在南緯60°地區觀測到臭氧層空洞,證實了這一觀點,并引起各國的重大關注。臭氧濃度減少會使照射到地球表面的紫外線更強、更多,不僅影響生態環境,而且也會威脅到人類與其它生物的正常生存。
而關于“臭氧空洞”是如何形成的,也一直是困擾著眾多科學家的問題之一。目前關于這一問題的解釋主要有三種,包括人為影響、與太陽活動周期有關的自然現象、區域性天氣動力學過程。其中,人為影響是現階段受到普遍認可的一種看法。在人為因素中,被排放到空氣中的大量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氮、氟氯碳化物等人造化學物質是主要的“罪魁禍首”。
在認識到臭氧層濃度減少將會造成的巨大危害后,各國迅速采取了有效的補救措施。為避免工業生產中的氟氯碳化物對地球臭氧層造成損害,1987年9月,聯合國邀請其所屬的26個會員國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簽署了著名的《蒙特利爾協定書》,協定中對一些氟氯碳化物的排放和防治進行了嚴格要求。得益于《蒙特利爾議定書》的生效,南極臭氧層空洞在本世紀不斷縮小。
然而近日的一項研究卻證實,人類在修復臭氧空洞這一事項上所取得的進展可能并不如預想的快。據科技日報報道,17日英國《自然·通訊》雜志發表了一項科學研究稱,一些較為老舊的裝置所排放出的氟氯烴可能超出了人類此前的預估,這將導致南極臭氧空洞的修復推遲。但是目前還沒有發現明顯的排放來源。
在造成臭氧層濃度下降的氟氯化合物中,氟利昂是影響為顯著的一種。作為制冷劑、發泡劑等,氟利昂曾被廣泛用于冰箱、滅火器、聚苯乙烯泡沫等的生產。根據議定書的規定,大部分國家已經在工業生產中停止使用氟利昂,但一些已投入使用的老舊設備仍舊在排放氟氯烴。因此,當下更為要緊的就是找出這些具體的排放來源,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降低這類化合物的排放量。相信現代分析檢測技術的運用,也能夠幫助我們更快地找出這些化合物的排放來源,進而提供更加完善的治理方案。
從原始社會進入現代社會,人類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在現代文明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給自然環境帶來了難以逆轉的破壞。臭氧層對于地球上的每一個生命體的生存都具有重要的保護作用,正因如此,修復它的意義才更加深遠。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