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時事聚焦】自四月底2020珠峰高程測量首場新聞發布會在珠峰大本營召開以來已經過去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在這短短的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全國觀眾們通過測量團隊前方發來的圖片以及各大官媒的跟蹤報道,紛紛見證了珠峰高程測量團隊在海拔高、空氣稀薄、氣候條件惡劣的自然環境下艱難前行的全過程。
而就在昨天,也就是5月27日11時,測量團隊對外宣布8名攻頂隊員已經成功登頂珠峰。登頂珠峰后,測量團隊在峰頂豎立覘標,安裝GNSS天線,開展各項峰頂測量工作。這一激動人心的登頂時刻仿佛將歷史溯回到45五年前,也是在這一天,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至珠峰峰頂。
此次聲勢浩大的珠峰高程測量工作,各類全新的測繪技術可謂是一大看點。正式攀登珠峰前,在首場新聞發布會上,有關部門就已經透露了本次測量珠峰的工作重點,包括:1.利用我國自行研制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進行珠峰高程測量;2.國產測繪儀器將全面擔當此次測量任務;3.應用
航空重力技術,提升測量精確度;4.利用實景三維技術,直觀展示珠峰生態面貌;5.測繪團隊登頂觀測,獲取準確的測量數據。
此外,為推動珠峰高程測量工作順利展開,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測繪科技與管理方面的專家和測繪人員將綜合運用GNSS衛星測量、精密水準測量、光電測距、雪深雷達測量、重力測量、天文測量、衛星遙感、似大地水準面精化等多種傳統和現代測繪技術對珠峰進行全方位地科學測量。
上述這些先進的測繪技術無疑是2020珠峰高程測量的主力軍。然而,在這場意義重大的高程測量的背后,你是否思考過,為什么測量團隊能夠在如此惡劣的自然環境中準確無誤地登頂世界高峰開展測量工作?要知道,在這片被稱之為世界第三極的地區,氣候異常寒冷且復雜多變,即使在一天之內,也往往變化莫測,更不用說在一年四季之內的翻云覆雨。此外,該地區大風速可達90米/秒,風速之大令人咋舌。
正是在這樣氣候條件如此惡劣的地方,人類生存下來已經很是困難,更別提開展科學考察活動了。珠峰高程測量團隊則不僅要在短時間內生存下來,還要準確無誤地開展科考活動,攀登陡峭的峰面,工作難度之大可想而知。而如果沒有精準的氣象預測技術幫助登山人員準確預知珠峰的天氣變化,工作人員將直接面臨誤入險地、被風雪吞噬生命的風險,致使測量工作無法順利開展。
擔任此次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總指揮、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峰表示:“氣象保障是沖頂后階段的重要保障。”據悉,通過西藏自治區氣象局預報服務團隊實時精準預報,登頂隊員準確選擇了27日凌晨2時10分攻頂,整個攻頂過程中,氣象部門每三個小時就要進行一次精準的天氣預報,確保攻頂隊員順利登頂。而之所以選擇在27日這天登頂,氣象預報專家羅布堅參指出:“按照27日預報,沖頂時段風力較弱是登山隊的關鍵氣象參考因素。”
在此次實時氣象預報過程當中,由于海拔5200米以上難以布設氣象監測站,因此,在整個過程當中,氣象部門采用了三維空間插值降尺度技術,研發了珠峰地區各高度層溫度和風場降尺度預報,并不斷優化氣象預報方式,提高預報精準度。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氣象探測服務均采用國產儀器設備,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運行狀態穩定,性能可靠。
此次登頂珠峰不僅順利地開展了各項測量工作,還創下了多項記錄。例如,創造了中國人在珠峰頂停留時長新紀錄——150分鐘,重力測量海拔高度刷新2005年創造的記錄等。能夠取得這些工作成果,既離不開測量團隊的奮勇前進,也離不開先進測繪技術的助力,同時也有氣象精準預報的功勞。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