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器網 能源環境】“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樸素的烹飪方式”這句出自《舌尖上的中國》的臺詞不但本身成為一句網絡流行的話語,也將一種鮮美的天然菌展示到了大眾的面前,它就是松茸。而就是這么一種美味卻珍貴的菌類,現在卻面臨著另一個問題——瀕臨滅絕。
近日,世界自然環保聯盟首次將松茸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不對松茸的開采進行約束,那么未來很有可能將不再有松茸這種物種,我們的子孫后代也將無法有機會品嘗到這種食材。
當然,從好的角度來說,既然現在已經將其列入名錄,那么后續理所應當的就是實施相關的保護及食材的可持續發展措施。不過,從實際實施的角度來看,后續的工作仍舊存在許多難題。
利益市場背后的監管難題
松茸為什么受歡迎?這和其營養價值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松茸不但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及氨基酸,還富含豐富的膳食纖維與生物活性酶,對人體有益的同時,還能減輕身體在飲食上的負擔。而更重要的一點是,松茸中獨有的松茸醇還被認為是獨特的抗癌物質,也因此進一步受到了大眾關注。
與此同時,松茸的價格也非常昂貴,這和松茸的生長難度有著密切的關聯。毫不夸張地說,松茸的生長是一個天時地利共同作用的成果。一方面,從環境角度來說,松茸的生長需要環境沒有受到污染的同時具備大量的高齡(50年以上)的樹群;另一方面,松茸出土前需要充足的雨水澆灌,而出土后又需要充足的光照。也正是因為這些苛刻的條件,使得松茸數量本身就不多,而其中適合食用的就更少了。
也正是因為生長難度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為松茸這種物種帶去了嚴重的打擊。不少采菌者專注眼前的利益,不考慮可持續發展,將尚未長成的“童茸”和用于繁殖的老茸都采集走,導致環境內新茸數量驟減,產量與品質便越來越差。
當然,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立規矩。就像海產業有禁漁期和放魚苗的規定,松茸的育茸采摘自然也同樣可以效仿,通過設立相關的規定與處罰措施來達到同樣的效果。但是實際實施的難點其實還是在監管上,或者說想要建立晚上的監管網,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約束,以及如何平衡采菌人之間的利益,也需要協調好久。
減產背后的環境問題
前文說過,松茸的生長講究天時地利,而客觀的來說,天時不可控,但是地利或許可以。事實上,目前許多地方不適合松茸的養殖,主要的原因還是環境污染導致的,也就是說,如果能夠約束一個地區的環境狀況,避免環境污染的產生,那么就有可能實施封山育茸的模式。
而從污染防治的角度來看,完整的生態
環境監測網自然就必不可少了。一方面,通過土壤土質分析儀、大氣多參數監測系統、水質檢測儀可以對山林的生態環境進行全方位的檢測;另一方面通過建設監測站,可以對區域環境進行長期的把控。而當能夠保證區域環境是無污染的時候,育茸的工作也就可以順勢開展開來了。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科技日報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