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時事聚焦】2020年我們面臨著艱難的開局,疫情的爆發不僅嚴重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經濟發展速度也受到巨大的拖累。然而得益于及時有效的防疫措施,我國經濟迅速復蘇并且增長速度更為強勁,成為GDP在1萬億美元以上的主要經濟體中經濟正增長的國家。
2020年已經結束,我國交出了一份舉世矚目的答卷——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年度經濟增長率為2.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8%。其中儀器儀表行業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規模以上儀器儀表企業營業收入7660億元,同比增長3.5%,利潤總額819.7億元,同比增長11.6%。
在經濟衰退的時候,我國經濟能夠快速實現反彈并穩定增長的主要因素是成功的防疫措施為我國社會經濟恢復正常運行提供了保障。除此之外,科技創新對我國經濟發展的狗貢獻也是不容忽視的。據科技部預計,去年我國科技進步貢獻率有望達到60%。
2020年我國取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例如新冠肺炎檢測技術及疫苗研發取得突破、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5萬噸/年乙烯氫甲酰化生產正丙醇工業化裝置成功投產等,還有大量科技創新成果直接或間接地推動我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國GDP已經突破百萬億元,想要更進一步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2021年重點任務的首要任務,其中的關鍵就在于解決“卡脖子”問題。
近幾年,隨著中美關系日益緊張,“卡脖子”問題對我國科技與經濟發展的影響愈加明顯。尤其是去年美國對華為的禁令導致華為芯片斷供,華為的手機業務因此遭到嚴重打擊,這讓我們再次感受到解決“卡脖子”問題的迫切性。關鍵技術受制于人,國家經濟安全也得不到有效保障。
除了芯片產業之外,我國的科研設備也有著嚴重的“卡脖子”風險。我國儀器行業起步較晚,雖然近年我國大力支持科研儀器研發,但是國產儀器的技術水平總體上與進口產品仍有較大差距。國內科研儀器對進口產品的依賴性很大。統計數據顯示,2016~2019年我國大型科研儀器整體進口率約為70.6%,其中
質譜與
色譜儀器的進口率甚至接近90%。
科研儀器是科技發展的基礎,特別是在前沿領域,儀器的性能對科研探索的深度有著關鍵影響。想要成為科研強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同時避免被他國“卡脖子”,我國必須成為儀器強國,提高儀器研發水平,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儀器。這同樣也是科技創新的一部分。
為鼓勵國產科研儀器發展,我國已經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多地都在建設科學儀器產業園,政策上也有多項政策推動科學儀器的自主研發與創新。這些措施不僅為國產儀器的技術發展提供助力,也為儀器儀表行業利潤總額的增長添磚加瓦。
今年開始,我國進入”十四五”新征程。在產業升級的路上,科技創新和自立自強是未來的重點,需要我們集中力量攻克關鍵核心技術,一步步解決“卡脖子”清單上的問題。可以預計,無論是基礎研究還是技術應用,未來我國的科技創新都將不斷有成果出現。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