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時事聚焦】科學,是一種基于研究,通過實踐、分析、歸納出的一系列的公式化了的知識。科學這一概念誕生之后,人類就開始嘗試用科學的思維去看待問題,用科學去解釋和定義自然現象與自然規律,是人類理性的體現。
幻想,指沒有準確依據,不受拘束的想法或信念,在藝術作品中,幻想往往象征著天馬行空的浪漫,是一種表達感性的方式。
科學和幻想就就像是人類對于事物認知的兩面,本事似乎難以聯系在一起,但是伴隨著科幻這一藝術形式的出現,科學和幻想卻以一種特殊的形式被捆綁在一起,并且吸引了一大批受眾參與到其中進行創作、鑒賞。
關于科幻,《辭海》中就“科幻小說”給出過這樣一個定義:依據科學技術上的新發現、新成就以及在這些基礎上可能達到的預見,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類利用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跡的新型小說。因此,科幻也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就現有科學知識進行合理推想、猜想的藝術形式。
老一輩人中,有許多人對于科幻存在偏見,認為科幻是沒有意義的“瞎想”,是一種亞文化,不應該與科學聯系在一起。但這種刻薄的偏見其實早就被否定,新星一、阿西莫夫、劉慈欣的科幻小說被編入了教材,科幻更是給科學的推廣提供了不小的幫助。
盡管科幻不是科普,他是作者根據現有技術猜想未來技術的過程,因此許多時候并不能幫助人們從中學習到科學知識。但是,因為有現有科學作為猜想的依據嗎,因此讀者會覺得作品中可行性與真實性的存在,會對作品中描述技術存在向往。簡單的體現就是,科幻小說讓許多人對宇宙,對海洋,對那些尚且存在未知的領域產生了興趣,讓他們想要參與到科學研究中去,從而間接的培養了青少年人才。而興趣很多程度上是科研發展的原動力,如今許多青年學者收獲的科學成就放在過去何嘗不是一種科幻呢?
除此之外,隨著時間,科幻作品在內容上產生的改變也能很好地反應科學發展對人類思想、環境帶來的改變。“人類對于未來的假象總會存在過于積極或者消極的態度”,因此作品和現實會有很大的偏差,就好像手機出現之前誕生的科幻作品,用現代的眼光看,通訊部分的內容往往存在非常大的漏洞。但如果把那時候的作品和現在的作品對比,就可以看出在通訊上,科學對人們的思想影響有多么大,這本身也具有參考價值。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