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時事聚焦】2021年12月27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一批違法失信名單典型案例,其中涉及食品、藥品、化妝品等多個關系人民群眾安全健康的行業和領域。值得一提的是,這同樣也是《市場監督管理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辦法》施行后,市監局首次對嚴重違法失信者實施曝光。
國家的強大離不開百姓安居樂業,而消費市場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推進市場監督,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對于百姓生活有著重要的意義,甚至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信用監察既是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長效治本之策,同時也是保障居民生活的基礎舉措。
而在此次公開的失信名單中,有許多問題讓大眾感覺寒心,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領域這塊。
例如名單公開了山西省忻州市一雙語學校的校內食品安全失信問題。其中提到通過查證,該校不但沒有落實好專職或兼職食品安全技術人員、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并且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也存在眾多問題,包括未對“生食”“熟食”用刀進行標識區分,缺乏準確的食品留樣柜記錄溫度信息,無法提供炊具及打飯桶
消毒記錄,購買的蔬菜無合格證明文件,切配間的半成品有部分未加蓋,餐車在
運輸過程中有部分盛放食品的餐盆未加蓋,參與到配餐工作的老師無法提供健康證等。
毫無疑問,這些行為都違反了《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并且根據報告中提到的信息,這已經不是該校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了。學校本身是育人成才的地方,是培養國家棟梁的場所,從很早以前開始,國家就將學校視為是嚴守安全的關鍵,而校園食品安全也被認為是食品安全相關工作中的重點內容。如果一個學校連學生的基本安全都沒辦法保障,那么這所學校又怎么能夠擔當起教育的責任呢?
此外,名單中還公開了廣西一個體工商戶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魚滑的失信問題。該個體戶,在魚滑的生產過程中,違規使用了硼酸。硼酸本身本身是
電子電子元件工業、材料加工等領域常用的一種無機物,有滑膩手感,無臭味且溶于水。但是這種物質毒性極強,攝入人體后會引發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腎衰竭,危害到生命,因此被國家列入明令禁止添加的非食品原料。
為了謀取暴利,將消費者的生命安全視如草芥,這種行為,以及涉及到了社會危害性,加以嚴懲,并公開既是對受害者與消費者的一個交代,同時也是殺雞儆猴,規范市場的重要舉措。
當然,曝光的失信者遠不止這兩個,客觀地來說,隨著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監測制度的不斷完善,抽查體系的不斷嚴苛,消費市場理應越來越規范,消費者的生活也應該越來越安全。但是總會有人抱著僥幸心理昧著良心做事,市監局曝光違法失信名單是對消費者、消費市場的負責,同時也是在警惕每一個商家,貨正價實才能在市場立足。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