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時事聚焦】伴隨著婦女節的結束,這一輪的購物潮也逐漸平緩下來,相信不少人通過“拼拼湊湊享折扣”的方式買到了不少的商品。事實上,這也不是某個特定節日特有的情況了,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各式各樣的節日都和“消費”聯系到了一起,似乎購物節成為了節日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而人為的價格調動和可觀的優惠力度也讓這種特殊的文化發展成了被大眾,尤其是青年群體所接受的互聯網消費模式。
互聯網消費模式好不好,我想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在物流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的幫助下,網購帶給我們了更加便攜的消費體驗、更加全面的選擇空間、以及更加自由的交流環境,甚至不少如今的知名企業,起初也是依靠電商模式發展起來的。雖說可能有點夸張,但是互聯網已經是如今時代背景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了。
但是網購的發展,以及節日購物文化的產生有沒有壞處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同樣是肯定的。前面也提到過“拼拼湊湊享折扣”,伴隨著節日促銷,大部分消費者總會為了折扣而開始拼單湊單,而這些拼單的產品大多數都具備共同的特點——便宜。
便宜很好理解,湊單差個幾塊錢的時候隨便買點便宜零碎的也很合理,但便宜也帶來了其他的問題——品質。并不是說便宜沒好貨,但是在網絡平臺上,許多用來湊單的便宜商品常常是一些沒有聽過的品牌或者是一些賣家自制的產品,這類產品中又有很多缺乏明確、正規的產品信息,安全性難以保障。不過大部分買家也會因為這類東西便宜的價格,對其不以為然。似乎這已經成為目前網購環境中常見的情況。
但從市場發展的角度來說,這種現象自然是不好的,無論如何,劣質產品的流通都會影響整體消費市場的良性發展。因此,其實在如今的網絡環境下,如何對網上的產品實施更加有效的監管是提升網購市場穩定性以及維持其良性發展的關鍵。
而想要強化互聯網產品的監管力度,除了要從產品溯源出發,強化抽檢力度,優化市場規范外,更重要的是從源頭開始整治,簡單的說就是打擊哪些制售假劣商品的山寨企業、違規作坊。但想要實現這一點,其實需要電商平臺的協助,一方面,有關部門從中介入,對于平臺中出現的假冒偽劣產品及三無產品進行篩查,并針對相關的銷售網店進行檢察督促工作;另一方面平臺需對平臺產品的安全情況進行保證以及自我監管,遇到違規店家主動聯系有關機構進行嚴處。
總得來說,互聯網銷售和線下銷售存在異曲同工的地方,規范監管才能促進其更好的發展。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