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時事聚焦】聯名是近年來科技類產品熱衷的一種推廣形式,通過與科技廠商聯名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通過與IP聯名增加產品的內涵,而對于消費者來說,這種聯名款產品往往能夠在控制成本的情況下給他們帶來更豐富的產品體驗。但與此同時,聯名又飽受爭議,有不少人認為聯名的行為是給產品增加不必要的“智商稅”。那么聯名對于科技產品來說,到底能不能帶來發展呢?
事實上這個問題或許我們要從多個方面來看待。首先,一直以來,科技發展的領域內從來不缺強強聯手的案例,許多高精尖的產品中也常常能在一部分硬件或者軟件上看到其他企業的名稱。并且不少企業也將這種零部件以及技術上的引進當作產品的賣點進行宣傳。而從過去市場反饋來看,只要最終得到的效果是好的,大部分廠家都是愿意接受這種取長補短的產品生產模式。
而目前大部分科技產品的聯名,其實都是在借用這種模式來進行,只是通過“聯名”來增加話題性。以手機為例,如今各大品牌的手機都開始和影像行業的大品牌聯名來宣傳自己的攝影功能,而這些影像品牌其實基本都是光學產業的知名企業,例如萊卡、蔡司、哈蘇……這些企業在儀器行業耕耘多年,鍍膜技術以及對于光學成像結構的“調教”已經非常成熟,這些技術運用到手機上,自然也可以給手機鏡頭的成像帶去一定的突破。
另一方面,對于這些企業來說,手機這種普及度高的產品也可以幫助他們增加在普通群眾中的話題度。事實上儀器企業的核心產品線一般在科研儀器這塊,大眾鮮少有機會深入接觸,而即便是民用產品,由于技術與品牌的加持,價格也往往超出一般群眾的消費能力范圍。因此,與更加普及化的產品進行聯名,本身也是在給自己打廣告。但從這點來說,對于品牌雙方聯名就是雙贏的。
其次就是技術交流。許多時候,聯名并不只是簡單的產品合作,更多時候是技術交流。如今伴隨著智能化、自動化成為儀器的發展方向,許多互聯網企業都開始涉足科研領域,許多在手機或者其他民用
電子產品上收獲的產品使用反饋,未來是可以運用在尖端儀器的自動化、智能化設計上的。因此,聯名或許也是一種給傳統儀器企業打開全新技術思維的有效途徑。
不過,在如今紛亂的產品市場,也存在把掛牌成為聯名的情況,這種聯名往往只體現在LOGO的授權上,缺乏技術交流。而這種聯名也很難給企業雙方帶去技術上的突破。因此,我認為,聯名是科技發展的一種新思路,但是這種思路需要建立在技術交流上。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