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猛男CAO烂的小男生GV,古代妓院做爰片120分钟,电影在线观看,国产免费av片在线无码免费看

正在閱讀:全國碳市場頻頻釋放擴容信號:電解鋁、水泥行業納入,鋼鐵行業還會遠嗎?
資訊
微譜檢測有獎調研
當前位置:儀器網>新聞首頁>行業要聞

全國碳市場頻頻釋放擴容信號:電解鋁、水泥行業納入,鋼鐵行業還會遠嗎?

2024-04-12 15:28:36來源:環保在線關鍵詞:電解鋁閱讀量:1304
我要評論

導讀:今年生態環境部陸續釋放信號,繼電力行業之后,電解鋁、水泥有望被強制納入全國碳市場!

  【儀器網 行業要聞】2024,全國碳市場擴容加速!
 
  3月15日,《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指南 鋁冶煉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查技術指南 鋁冶煉行業》公開征求意見。在這之前發布的同類型文件關注對象是“發電設施”,即電力行業,作為2021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的全國碳市場的主要參與者。由此可見,電解鋁有望成為電力之后,被強制納入全國碳市場的又一行業。
 
  在上述文件完成意見征集后不久,4月3日,生態環境部再次就《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指南 水泥熟料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查技術指南 水泥熟料生產》公開征求意見。水泥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的信號也很明顯!而且,其碳排放核算關鍵參數由15個減少至4個,即化石燃料消耗量、熟料產量、非碳酸鹽替代原料消耗量、電力消耗量,核算效率將大幅提升。
 
  據悉,2024政府工作報告在“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任務下,明確將提升碳排放統計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與此同時,推進碳市場升級擴容等議題,在兩會期間亦收獲了一波熱度。
 
  全國政協委員、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建議,按照成熟一批、納入一批的原則,盡快將中國重點碳排放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特別是鋼鐵、鋁等重要上游關鍵工業原材料行業,以有效促進汽車行業產品原材料階段的碳減排;全國人大代表、河鋼集團黨委副書記建議,推動鋼鐵企業碳排放數據的自動采集,搭建統一的碳排放因子相關檢化驗標準流程,逐步擴大全國碳排放在線監測試點的覆蓋范圍……
 
  再往前看,生態環境部曾于2023年先后展開了鋼鐵、石化等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專項研究會議,印發通知要求石化、建材、鋼鐵等七個重點行業的部分企業開始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與核查工作,并表示“鋼鐵等行業擴容方案已基本成熟,2024年全國碳市場有望實現行業擴容”。
 
  為什么是電解鋁與水泥行業最先受到關注?電解鋁行業是有色金屬領域碳排放量最大的行業,且有85%的碳排放來源于電力消耗產生的間接排放,可以部分延續電力行業的經驗,目前相關部門已提交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的初稿。反觀水泥行業,產生碳排放的環節主要集中在熟料生產過程中的石灰石分解和化石燃料的燃燒,相比之下,工藝流程更為簡單,數據易得且準確度較高。
 
  值得關注的是,《關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點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與核查工作的通知》中點名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民航等重點行業,但報告核查工作時間安排卻有所不同,水泥、電解鋁和鋼鐵行業企業是在每年9月30日前,其他則是在每年12月31日前,這三大行業在碳核查工作開展理論上應更為便捷。目前,電解鋁、水泥已相繼納入,鋼鐵行業也不遠了。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2月底,全國碳市場順利完成了兩個履約周期,累計交易量為4.47億噸,累計交易額為253.2億元,平均交易價格為56.6元/噸二氧化碳,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場。
 
  至于為什么始終將目光聚焦重點行業,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亦公開做出了解釋說明,即:“中國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發電、鋼鐵、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紙、航空等重點行業,這八個行業占到了我們國家二氧化碳排放的75%左右,這些重點行業工業化程度高,有一定的人才、技術、管理基礎,更容易實現對碳排放的量化控制管理和影響含碳產品和服務的價格。”
 
  與此同時,政策層面亦格外關注全國碳市場,今年2月份,國務院總理李強簽署國務院令《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首次以行政法規的形式明確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制度,將從5月1日開始施行。條例就體制機制、規范交易活動、保障數據質量、懲處違法行為等諸多方面作出了規定,明確提出:重點排放單位未按照規定清繳其碳排放配額的,將處清繳時限前1個月市場交易平均成交價格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可以責令停產整治”。
 
  未來,根據“成熟一個,覆蓋一個”的原則,更多行業將被逐步納入,以擴大市場覆蓋的排放量規模,這將有助于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綠色轉型,同時也為其他行業提供了減排的示范和經驗。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全部評論

昵稱 驗證碼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相關新聞更多
推薦產品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0272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