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政策標準】中試是將通過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具有實用價值的成果轉向工業化生產的過渡性試驗,是加速成果產業化的關鍵環節。中試平臺作為提供中試服務的創新載體,是開展中試的基礎和保障。
為破解我國新材料領域中試平臺統籌布局不夠、建設質量不高、服務支撐不足等問題,支持各地區結合本地實際建設新材料中試平臺,10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新材料中試平臺建設指南(2024—2027年)》(以下簡稱《指南》)。
《指南》明確,到2027年,面向新材料產業重點領域,以支撐科技成果轉化形成產業化能力為目標,支持地方開展中試平臺建設和能力提升,力爭建成300個左右地方新材料中試平臺,擇優培育20個左右高水平新材料中試平臺,打造專業化建設、市場化運營、開放式服務的中試平臺體系,支撐新材料產業中試服務能力和供給水平提升。
《指南》提出,圍繞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制造強國戰略需求,著眼事關國家安全和經濟建設的關鍵短板材料、引領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的前沿材料,聚焦“觸類旁通”效應明顯、行業進步帶動性強的關鍵共性技術,確定新材料中試平臺建設的重點領域。
圍繞重點領域,《指南》提出三項主要建設任務,包括:(一)基礎條件能力。提供設計規范、布置合理的試驗場地或廠房,配備技術驗證、工藝熟化、
樣品試制、批量試產所需的專用設備、控制系統、測試儀器,以及安全、環保等配套公輔設施,完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能力。
(二)技術支撐能力。建強科技成果篩選與前景評估、技術驗證與工藝熟化、技術成果推廣交易等核心功能,將實驗室階段科技成果轉化為具備產業化的成熟工藝包和成套裝備。組織制定科學合理的中試驗證方案和運行操作規程,開展關鍵工藝技術、專用裝備的放大和系統集成,著力解決放大至產業化規模過程中,面臨的工藝匹配性、批量穩定性、成本經濟性問題。積極培育復合型人才隊伍,組建行業科研人員、中試工程師、經營管理人才、資本運作人才等組成的人才團隊。
(三)公共服務能力。重點面向創新企業、科研院校等各類主體,提供概念驗證、工藝開發、放大試驗及其他定制化中試熟化服務,拓展提供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創新企業孵化培育、投融資推介對接、知識產權布局、數據信息、咨詢培訓等全鏈條市場化服務。
建設路徑包括:(一)支持采用靈活多樣建設模式。聚焦產業發展需求,以激發各方參與積極性、提升建設效率和運營活力為目標,支持企業、產業園區聯合科研院校等單位,因地制宜探索多樣化的建設運營模式,實現中試平臺差異化、特色化發展。
(二)探索中試費用共同分擔機制。鼓勵中試平臺運營方、成果所有人、成果受讓人、產業園區、金融資本等,探索共同出資分擔中試費用等機制,明確各方的投入、知識產權歸屬和轉化收益分配比例份額,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三)健全中試平臺運營管理體系。引導中試平臺運營方規范對外服務承接程序和業務范圍,建立完善技術轉讓、技術服務、技術租賃、技術中介、合作研發、合資成立公司,以及技術秘密與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工作體系和制度流程。
(四)形成中試平臺自我造血能力。支持中試平臺運營方利用技術服務所得、成果轉化收益、企業孵化投資回報等方式,取得服務收入,逐步增強自我造血能力,保障平臺可持續發展。鼓勵已建的專業自用型中試平臺面向社會有償開放使用。
此外,在保障措施方面,《指南》提出:組織建設培育;實施擇優遴選;加大配套保障;深化產融合作;強化總結評估五項保障措施。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