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表卡規的使用說明
卡規也叫卡鉗,分為內卡規和外卡規。
圖1-3是常見的兩種內外卡鉗。
內外卡鉗是簡單的比較量具。外卡
鉗是用來測量外徑和平面的,內卡鉗
是用來測量內徑和凹槽的。它們本身
都不能直接讀出測量結果,而是把測
量得的長度尺寸 (直徑也屬于長度尺
寸),在鋼直尺上進行讀數,或在鋼
直尺上先取下所需尺寸,再去檢驗零件 a)內卡鉗 b)外卡鉗
的直徑是否符合。 圖1-3 內外卡鉗
1 卡鉗開度的調節 首先檢查鉗口的形
狀,鉗口形狀對測量精確性影響很大,應注
意經常修整鉗口的形狀,圖1-4所示為卡鉗
鉗口形狀好與壞的對比。調節卡鉗的開度時,
應輕輕敲擊卡鉗腳的兩側面。先用兩手把卡
鉗調整到和工件尺寸相近的開口,然后輕敲
卡鉗的外側來減小卡鉗的開口,敲擊卡鉗內
側來增大卡鉗的開口。如圖1-5(a) 所示。但
不能直接敲擊鉗口,圖1-5(b) 所示。這會因
卡鉗的鉗口損傷量面而引起測量誤差。更不
能在機床的導軌上敲擊卡鉗。如圖1-5(c) 所 圖1-4 卡鉗鉗口形狀好與壞的對比
示。
正確
(a)
錯誤 錯誤
(b) (c)
圖1-5 卡鉗開度的調節
2 外卡鉗的使用 外卡鉗在鋼直尺上取下尺寸時,如圖1-6(a),一個鉗腳的測量面靠在鋼直尺的端面上,另一個鉗腳的測量面對準所需尺寸刻線的中間,且兩個測量面的聯線應與鋼直尺平行,人的視線要垂直于鋼直尺。
用巳在鋼直尺上取好尺寸的外卡鉗去測量外徑時,要使兩個測量面的聯線垂直零件的軸線,靠外卡鉗的自重滑過零件外圓時,我們手中的感覺應該是外卡鉗與零件外圓正好是點接觸,此時外卡鉗兩個測量面之間的距離,就是被測零件的外徑。所以,用外卡鉗測量外徑,就是比較外卡鉗與零件外圓接觸的松緊程度,如圖1-6(b)以卡鉗的自重能剛好滑下為合適。如當卡鉗滑過外圓時,我們手中沒有接觸感覺,就說明外卡鉗比零件外徑尺寸大,如靠外卡鉗的自重不能滑過零件外圓,就說明外卡鉗比零件外徑尺寸小。切不可將卡鉗歪斜地放上工件測量,這樣有誤差。圖1-6(c) 所示。由于卡鉗有彈性,把外卡鉗用力壓過外圓是錯誤的,更不能把卡鉗橫著卡上去,圖1-6(d) 所示。對于大尺寸的外卡鉗,靠它自重滑過零件外圓的測量壓力已經太大了,此時應托住卡鉗進行測量,圖1-6(e)所示。
正確 錯誤
(a) (b) (c)
錯誤
(d) (e)
圖1-6 外卡鉗在鋼直尺上取尺寸和測量方法
3 內卡鉗的使用 用內卡鉗測量內徑時,應使兩個鉗腳的測量面的聯線正好垂直相交于內孔的軸線,即鉗腳的兩個測量面應是內孔直徑的兩端點。因此,測量時應將下面的鉗腳的測量面停在孔壁上作為支點(圖1-7a),上面的鉗腳由孔口略往里面一些逐漸向外試探,并沿孔壁圓周方向擺動,當沿孔壁圓周方向能擺動的距離為*小時,則表示內卡鉗腳的兩個測量面已處于內孔直徑的兩端點了。再將卡鉗由外至里慢慢移動,可檢驗孔的圓度公差,圖1-7b 所示。用巳在鋼直尺上或在外卡鉗上取好尺寸的內卡鉗去
(a) (b)
圖1-7 內卡鉗測量方法
測量內徑,圖1-8a 所示。就是比較內卡鉗在零件孔內的松緊程度。如內卡鉗在孔內有較大的自由擺動時,就表示卡鉗尺寸比孔徑內小了;如內卡鉗放不進,或放進孔內后緊得不能自由擺動,就表示內卡鉗尺寸比孔徑大了,如內卡鉗放入孔內,按照上述的測量方法能有1~2mm的自由擺動距離,這時孔徑與內卡鉗尺寸正好相等。測量時不要用手抓住卡鉗測量,圖1-8b 所示,這樣手感就沒有了,難以比較內卡鉗在零件孔內的松緊程度,并使卡鉗變形而產生測量誤差。
(a)
錯誤
(b)
圖1-8 卡鉗取尺寸和測量方法
4 卡鉗的適用范圍 卡鉗是一種簡單的量具,由于它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方便、價格低廉、維護和使用方便等特點,廣泛應用于要求不高的零件尺寸的測量和檢驗,尤其是對鍛鑄件毛坯尺寸的測量和檢驗,卡鉗是*合適的測量工具。
卡鉗雖然是簡單量具,只要
我們掌握得好,也可獲得較高的
測量精度。例如用外卡鉗比較兩
根軸的直徑大小時,就是軸徑相
差只有0.01mm,有經驗的老師傅
也能分辨得出。又如用內卡鉗與
外徑百分尺聯合測量內孔尺寸時,
有經驗的老師傅*有把握用這
種方法測量高精度的內孔。這種
內徑測量方法,稱為“內卡搭百
分尺”,是利用內卡鉗在外徑百 圖1-9 內卡搭外徑百分尺測量內徑
分尺上讀取準確的尺寸,如圖1-9所示,再去測量零件的內徑;或內卡在孔內調整好與孔接觸的松緊程度,再在外徑百分尺上讀出具體尺寸。這種測量方法,不僅在缺少精密的內徑量具時,是測量內徑的好辦法,而且,對于某零件的內徑,如圖1-9所示的零件,由于它的孔內有軸而使用精密的內徑量具有困難,則應用內卡鉗搭外徑百分尺測量內徑方法,就能解決問題。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2024)
展會城市:上海市展會時間: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