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器網 食品檢測】近期,有消息指出,國內多個的速凍產品被相關部門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有關企業即刻對疑似批次產品進行各銷售渠道的下架以及全面封存,由政府派遣的聯合調查組進行核查。目前,該批次產品已經被采樣送檢,將根據檢測結果做進一步處理。
科學檢測嚴防非洲豬瘟
傳豬不傳人 非洲豬瘟緣何成為“頭號殺手”
誠然,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頻頻發生,媒體和消費者對相關事件的敏感度極高。此次被檢出非洲豬瘟病毒的速凍產品又是消費者經常購買的,自然會引起廣泛關注。目前,消費者關注的焦點在于,被檢出非洲豬瘟病毒的食品是否對人體有害,又會造成哪些危害。
實際上,非洲豬瘟病毒有別于普通的豬瘟,它是一種動物疫病,而非人豬共患的疾病。也就是說,非洲豬瘟傳豬不傳人,對人不具有感染性。只要正常烹飪煮熟就可以滅活病毒,可以放心食用。不過,這并不代表我國可以忽視它。作為一種急性、出血性、烈性傳染病,非洲豬瘟病毒的發病過程短,并且急性和急性感染死亡率高達100%。一旦感染此病,生豬發病幾天就會發熱死亡,容易對生豬養殖業以及相關產業造成破壞性影響。因此,它對生豬生產危害極大,被稱為生豬養殖產業“頭號殺手”。
非洲豬瘟已傳入我國 科學檢測嚴防疫情擴散
自2007年非洲豬瘟席卷多個國家和地區之后,我國一直嚴防非洲豬瘟的傳入。直到2018年8月3日,我國確診首例非洲豬瘟疫情,隨后國內多地區相繼爆發該疫情。12月20日,非洲豬瘟與問題疫苗、基因編輯嬰兒、公交車墜江、“霸座”等話題,共同當選了2018年度社會生活類流行語,足見其重要性和關注度。那么,這種非洲豬瘟病毒要如何檢測和防范呢?企業又應該如何避免此次事件的再次發生?
一般來說,感染非洲豬瘟的生豬身體上都會發生肉眼可見的病狀,比如紫色斑點、皮膚腫脹、暗色出血、體溫變化(先降低后升高)等等。不過,非洲豬瘟和普通豬瘟的癥狀和病變比較相似,單靠這種臨診診斷方法難以確診,還需要進行實驗室診斷。實驗人員可以采用紅細胞吸附試驗、直接免疫熒光試驗、動物接種試驗、間接免疫熒光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間接酶聯免疫蝕斑試驗、免疫電泳試驗等方法。為了滿足生豬養殖業以及相關產業的需求,國內外已針對非洲豬瘟病毒推出了專業檢測儀器和試劑,有助于現場快速檢測,以便及時控制疫情擴散。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我國先后出臺有《非洲豬瘟診斷技術(GB/T 18648-2002)》、《無規定動物疫病區標準 第5部分:無非洲豬瘟區(GB/T 22330.5-2008)》兩大推薦標準可供參考。其中,前者提出了針對可疑感染動物血液和內臟器官中直接檢測非洲豬瘟DNA的PCR技術,以及檢測血清中非洲豬瘟抗體的ELISA方法。不過,該標準是在我國尚無非洲豬瘟時制定的,當前現行標準勢必要進行修訂。
涉事企業將強化檢測檢驗 加強原料追溯體系管理
目前,涉事企業已發布聲明,表示將繼續要求豬肉合規供應商強化檢測檢驗,進一步落實更好的檢測和控制非洲豬瘟的措施和辦法。同時,積極和政府部門配合,做好非洲豬瘟的防疫防控工作,并嚴格按照有關要求確保原料豬肉索證索票齊全和加強原料豬肉追溯體系管理。
雖然此次感染有非洲豬瘟的豬肉很有可能來自于提供原料的上游生產企業,但是作為食品企業,只要做好原料檢測和成品檢測就不難發現非洲豬瘟病毒的存在。盡管消費者食用煮熟后的非洲豬瘟豬肉應當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但是一旦通過銷售渠道分散到國內各地區,就有可能進一步將非洲豬瘟病毒擴散出去。如果購買了這類速凍產品的消費者,將未煮熟的豬肉制品喂養生豬,就很有可能導致生豬染病。屆時,這些生豬的損失又應該由誰來承擔?
希望在接下來的調查結束后,涉事企業和監管部門可以采取實際行動來處理此次事件。同時,豬肉相關產業也需采用科學檢測方法和儀器試劑,進一步強化非洲豬瘟病毒的預防性檢測,做到“早發現、早處理”。期待在2019年豬年,我國能夠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嚴防這位“頭號殺手”,振興國內豬肉市場。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