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時事聚焦】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通信經濟運行情況情況,其中移動互聯網流量達554億GB,同比增長了107.3%。不夸張的說,該數據一定程度上證明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網絡對于大眾的重要性。而在這個時代,網絡的作用不僅僅是為群眾提供一個隨時隨地接觸世界的手段,更多時候,關系著一個個不同領域行業的發展方向。今天,小編就圍繞移動互聯網,和大家聊一聊科學儀器的發展。
首先,我們來簡單的聊一聊儀器和移動互聯網的關系。移動互聯網本身是移動通訊和互聯網技術結合的產物,一定程度上來說,移動互聯網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強化了互聯網“互聯”的理念,同時也豐富了大眾使用網絡的環境。而提及其與科學儀器的關系,其實并不復雜。
事實上,如果小編現在說儀器和互聯網毫無關聯,那就是信口雌黃了。科學儀器早在數年前,就開始和互聯網有所聯系,從一開始簡單的數據傳輸,到后來的遠程控制、多機同時管理,互聯網讓儀器的操作更加自由。不僅如此,在特定領域,互聯網和科研儀器的強強聯手,更是做到原本難以想象的事。例如顯微鏡教學的時候,通過互聯網技術、流媒體技術的幫助,借助視頻顯微鏡,教師可以更加直觀的了解到學生對于顯微鏡實驗的了解情況,更好的進行幫助,讓教學變得輕松。
但是移動互聯網對于儀器的幫助就沒有互聯網那么明顯了。移動互聯網對于互聯網來說,可以說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區域限制,使用起來更加自由,理論上配合手機等設備,操控儀器設備、管理實驗室儀器使用,就像現在手機遠程控制家用電器一樣方便。但是,科研儀器許多時候并不像家用電器那樣“五大三粗”。科研儀器大多時候都是被用來進行細致的分析工作,操作的時候往往會注重即時性,而在那個4G都還不發達的年代,移動互聯網的網速還不足以支持這些精密的操作需求。當然也不是說過去移動互聯網和科學儀器就毫無瓜葛,事實上,如果只是簡單的
監測儀器的使用情況,或者數據傳輸,移動互聯網還是起到了不小的幫助的。
而如今,4G網絡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普及,并且5G時代也將到來,網速的問題可以說已經基本得到解決,那么理論上,曾經互聯網可以為儀器做的事,移動互聯網同樣也可以,甚至因為移動互聯網足夠“自由”,配合一些物聯網技術的使用,可以讓兩個相隔千山萬水的實驗室更好、更便利的進行實驗成果的交互。
同樣相對的,為了適應移動互聯網,科學儀器未來也需要更進一步的注重網絡功能上面的優化,思考如何利用自身優勢與移動互聯網優勢,讓儀器的功能更加全面、操作更加便捷、交互性更加完善。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