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生物醫藥】近日,昆明醫科大學生命科學館入口處安置了一對普通卻又特殊骨骼標本。這對標本來自一對已經逝世的夫婦,他們是云南神經外科教授李秉權與他的妻子婦產科教授胡素秋,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這對夫婦十余年來的又一次“重逢”。
據了解,李秉權教授與胡素秋教授分別于2005年、2015年逝世,逝世后都將自己的遺體捐獻給了自己的母校昆明醫科大學。此次昆明醫科大學將他們的骨骼標本安置于生命科學館入口處表達的是對這對夫婦的敬重與感謝,同時也是對夫婦一生為醫學領域的貢獻做出的肯定。
回到遺體捐獻這個話題,盡管,遺體捐獻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有很大的價值,但在傳統觀念里,遺體往往承載著兒女親友對一個人的回憶,大多數人會選擇埋葬并每年祭拜,從某些程度上是一種孝道的體現。也正因為如此,同意死后捐獻遺體的人常常被認為具有高尚的人格。
遺體捐獻的重要價值便體現在其對于醫學科學事業的貢獻,而這種價值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對于醫療的幫助與對于醫療發展的幫助。
何為對于醫療的幫助?如今,器官移植已經成為了部分疾病有效的醫療手段,但是器官移植的先決條件就是需要有可供移植的器官。事實上,許多人逝世之后,他身體的器官仍然是健康的,比如眼角膜,而遺體捐獻之后,這些器官就可以用來救助那些有需要的病人——讓生命的輝光在他人身上繼續閃耀。
關于對于醫療發展的幫助就更好理解了。對于每個醫療領域的工作者而言,他們肩上承受的是生命之重,他們所掌握的知識許多時候會決定患者的命運。對于醫學行業而言,無論是相關科研設備的研發工作,還是從學生時代開始的知識學習以及實踐積累,容不得疏忽和馬虎。也由于這個原因,人體解剖成為了他們醫學生涯中重要的一科,而解剖用的人體標本,幾乎全部來自于遺體捐獻者。
上海中醫藥大學解剖課老師張黎聲曾講述過一個故事:“有一位‘大體老師’(對遺體標本的敬稱)生前飽受病痛折磨,他留下了這樣的心聲:醫學沒有解除我的病痛,甚至未能準確診斷我的疾病,我愿意將我的遺體貢獻給醫學研究,幫助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從中我們更可以感受到捐贈者的覺悟與高尚人格。
盡管遺體捐贈和傳統觀念有些沖突,但是如果從對于生命的尊重角度來看,兩者是一樣的,遺體捐贈者用自己的方式,為后續治療技術、手段的發展提供了道路,也為生命的延續提供的機會。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上海教育、央視新聞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