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時事聚焦】轉眼間,2019年即將進入收尾階段,從高校企業到部門機構也開始陸續進行年終總結的工作,各式各樣的年度“關鍵詞”也開始在網絡傳播開來。盡管每年的年度詞匯都有所差別,但是有幾個詞語即使不上榜,也受到了廣泛關注,比如“教育”。
隨著教育部黨組對部屬各高校黨委印發《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抓好賦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權有關文件貫徹落實工作的通知》,教改成為了2019年被頻繁提到的內容,而事實上在過去的一年中,隨著高校科研管理自主權的逐步落實,高校科研也迎來了嶄新的面貌。
當然,作為一個旁觀者,其中的細枝末節我們沒有權利去評價,但從一個儀器人的角度來看,教改,切切實實的讓我國科研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事實上,建設教育強國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重要的基礎工程之一。如今,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國家已經很好地為人民群眾提供了公平且有質量的教育資源,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的知識型人才也逐年增加。但是與整體基礎像對立的是我國在創新教育上的短板。
盡管,近年來,我國的許多實用性成果被其他國家認同且重視,但是如果深入考究,會發現其中牽涉到的核心技術并不完全屬于我國。一個可能不恰當的例子,即使是我們引以為傲的移動便攜支付,其中牽涉到的二維碼等核心要素,卻是誕生與其他國家。
因此,隨著我國對于自主科研實力的重視,教育也開始側重于在科研創新方向上的投入。那么具體體現在哪里?首先就是資源側重。這并不僅僅體現在知識領域上的側重,還包括了在人才投資上的重視。關注新聞的人應該有所影響,在過去的一年中,媒體曾多次報道了大學生適當增負的相關內容,其重點是希望學校重視人才教育,高校所培養 “畢業生”的前提是“學生”,什么意思?就是要確保受到教育的學生擁有自主思考、自主學習、自我約束的能力,而不是虛度光陰蒙混過關的求個文憑。
那么這對于科研有什么意義?更多的人才有機會參與到科研中提供新鮮血液。傳統的教育中,所培養的人才多少會傾向于應試教育,規范化的教學思維帶來的便是投機取巧。但是,隨著教育開始有所側重,興趣變成了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高校學生的學習擺脫了僅僅為了畢業的盲區,自然實用型人才的數量也會有所增加。
說白了,如今的教育體制帶來的,不僅是更嚴苛的審核體制,更重要的是,鞭策學生更主動地去接觸知識,去了解自己喜歡的內容。對于科研來說,這無疑為未來科研力量提供了有效的篩選與助理。未來我國的科研,應該會有更加顯著的進步。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參考消息)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