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器網 行業要聞】隨著人工智能技術與數字信息技術的進步,儀器儀表也在向著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計算機與微處理器技術與檢測
分析儀器的結合讓儀器可以自動處理檢測數據,減少人工成本;數字信號處理控制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讓儀器的在線分析成為可能。而工業生產過程中,對工藝參數進行檢測、顯示、記錄或控制的自動化儀器儀表更是走在智能化的前端。
智能化的工業自動化儀器儀表需要具備自適應、自校正、自記憶、自診斷、自組織、自協調、自推理、自決策、自學習等智能特性,使其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也能夠很好地完成測量、記錄和控制的工作,保證生產過程順利,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
我國工業自動化儀器儀表行業起步較晚,在制造技術以及基礎工藝方面,都存在一些的短板,需要在不斷的試錯和改進中逐漸成熟。近幾年國家發布多項政策支持智能制造,智能儀器儀表已經有了很大發展。
目前市場上自動化儀器儀表種類眾多,不同的儀器儀表在智能化方向上差別很大,儀器儀表具有的智能特性的種類或數量不同讓市場很難形成統一的智能化的評價標準。針對這個問題,上海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組織制定了《工業自動化儀器儀表智能化水平評價規范》團體標準,并于3月1日實施。
該標準由上海儀器儀表行業協會提出并歸口。起草單位包括:上海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上海亞泰儀表有限公司、上海辰竹儀表有限公司、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橫河電機有限公司、上海威爾泰儀器儀表有限公司、上海一諾儀表有限公司、上海大學。
《規范》將從現有的技術水平和應用現狀出發,結合智能特性的自適應、自校正、自記憶等能力屬性以及感知與記憶、監視與診斷、適應與優化等功能維度開展智能化水平的量化分級評價。
同時,《規范》也指出:“本標準主要致力于構建一種智能儀器儀表的智能化水平評價方法,考慮到智能儀器儀表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本標準僅評價與應用相關或向用戶開放的智能特性,不考慮制造商自用或不向用戶開放的智能特性。”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