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食品檢測】食品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基石,這其中,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和消費升級。近年來,居民生活水平的總體上升,人們對飲食的追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也將目光投向進口食品。
隨著中國消費者對進口食品的認知度越來越高,從嘗鮮日趨轉變為常態消費。據統計顯示,水海產品及制品、肉類及制品、乳品成為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食品,這三類食品2018年的進口金額分別為122億美元、111億美元、107億美元,在各大類進口食品中排前3位,其進口金額加在一起,占到了進口食品總額的46.1%。
各式各樣的進口食品逐漸在各大貨架上走俏,在家門口吃遍世界美食已經不再是夢想。然而,但隨著我國進口食品的增加,進口食品火爆的背后,亂象卻層出不窮,進口食品安全已經成為保障我國消費者安全的大事。
4月10日,海關總署發布2020年2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信息。其中2020年2月全國海關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食品76批次。據統計,未準入境食品來自阿根廷、澳大利亞、比利時、厄瓜多爾、菲律賓、荷蘭、美國、墨西哥、日本、烏拉圭、新西蘭、意大利、印度尼西亞、智利、中國臺灣這15個國家或地區。其中,來自美國的未準入境食品數量多,有24批次,其次為厄瓜多爾、日本,分別有11批次、10批次。
未準入境食品不合格原因主要為標簽不合格、超過保質期、貨證不符、檢出動物疫病、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未獲檢驗檢疫準入、食品添加劑問題、營養強化劑等問題。其中檢出標簽不合格的產品數量多,有29批次。不合格產品進境口岸涉及大連、廣州、黃埔、寧波、青島、廈門、上海、深圳、湛江。其中,黃埔、寧波、上海位居前三位,分別有24批次、17批次、17批次。海關總署表示,未準入境食品均已在口岸依法做退運或銷毀處理。
既然進口食品的安全問題也頻頻發生問題,那么對于消費者而言,一味追求進口產品,認為大品牌食品一定安全可靠的觀點。其實,是對進口食品的一種非理性信任的態度。
消費者在選購進口食品時除了應仔細查看中文標簽的內容外,另外還可以向銷售商家索取由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相關證書,來核對所購買食品的相關信息。檢驗檢疫部門也多次提醒消費者在選購進口食品時要擦亮眼睛,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是關注機構的公告和媒體頻道,列入問題產品名單或有風險警示的產品請勿購買;二是查看進口食品包裝上有無合格的中文標簽;三是檢查進口食品的包裝是否完整,外觀性狀是否正常;四是查看出入境檢驗檢疫衛生證書。
在此需要提醒各位消費者的是,不僅要看中文標簽,還要會看中文標簽。進口食品標簽必須體現的信息包括食品名稱、配料表、配料的定量標示、凈含量和規格、日期標示、貯存條件、原產國國名或地區區名以及在中國依法登記注冊的代理商、進口商或經銷商的名稱、地址和聯系方式;輻照處理過的食品應在食品名稱附近標示“輻照食品”,對使用輻照處理過的原料,應在配料表中標明;對轉基因食品的標示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在此也提醒各位消費者不要“迷信”進口食品,吃得健康,吃的安全才是重要的,也希望我國的各職能部門能夠嚴格把關,守護我國人民的飲食健康。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