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時事聚焦】2020年以來,中央多次提到新基建,國家高層對新基建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傳統基建主要是指鐵路、公路、橋梁、水利工程等大建筑,而“新基建”是指立足于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
具體來說,“新基建”包括7大產業方向:特高壓、5G基站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城際以及城軌交通。“新基建”火了!從國家政策的重點部署,到市場的資金熱捧,再到街頭巷尾的熱切討論,“新基建”無疑是近期熱度較高的概念之一。今天,小編主要帶大家了解下,“新基建”之特高壓建設下,檢測儀器是如何讓為高壓線保駕護航的。
“新基建”之特高壓:可提升我國電網的輸送能力
2004年以來,國家電網公司聯合各方力量,在特高壓理論、技術、標準、裝備及工程建設、運行等方面取得全面創新突破,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高壓輸電技術,并將特高壓技術和設備輸出國外。目前,中國的高科技方面,在較好的分別有:高鐵、5G通信和特高壓。
而特高壓的建設,可大大提升我國電網的輸送能力,特高壓是目前全世界較為先進的輸電技術。電壓等級在交流1000kV及以上、直流±800kV及以上的輸電技術,相當于現有500千伏直流電網的5到6倍,而且送電距離也是后者的2到3倍,因此效率大大提高。
此外,據國家電網公司測算,輸送同樣功率的電量,如果采用特高壓線路輸電可以比采用500千伏高壓線路節省60%的土地資源。特高壓還具有輸送容量大、傳輸距離遠、運行效率高和輸電損耗低等技術優勢。從上述可以看出,如此強大的電流,保障高壓線安全的重要性。
為高壓線保駕護航檢測儀器來助力
據悉,“十二五”期間,我國電網規模已,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回路長度達57.2萬千米,“電”已經成為社會前進和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資源之一,四通八達的電網系統將電力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無數的家庭、工廠和學校。如不能及時發現、提前處理供電設備和線路的故障隱患,會造成較大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損失。
此外,普通的漏電檢測儀只能檢測電流型觸電保安器的動作電流及檢測小于電流型觸電保安器動作的不平衡泄漏電流,對高壓檢測幫助不大,小編了解到,我國的高壓線路巡檢主要有紅外成像檢測、超聲電暈探測及人工目視檢查等方式。紅外成像檢測的效果受日光照射、大氣環境等影響比較大,通常只能在夜間進行,且只能檢測到受損比較嚴重的部位;超聲波探測檢測誤差較大,探測距離也比較有限;而由于電暈放電的目標小、強度弱,很多時候人力目視很難觀察到。在此背景下,我們應該如何保障“電”的安全性呢?
一方面,可使用紫外成像漏電檢測技術,它是近年新興的一種遠距離檢測高壓線路、輸電設備狀態的新技術,它主要通過檢測電力高壓設備電場發射的紫外線,發現引起電場異常的設備缺陷,觀察放電情況并判斷危害,為高壓設備的運行評估和維修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據了解,此檢測儀是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7所研制,它將紫外和可見光技術結合形成融合圖像,可以精確顯示目標產生電暈和放電情況,可見光圖像可以還原被測目標周圍的背景信息,二者結合生成的雙
光譜融合圖像,相當于在一幅圖像上明確指出了目標漏電位置情況。
另一方面,隨著科技的發展,無人機出現在人們眼前,它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機上無駕駛艙,但安裝有自動駕駛儀、程序控制裝置等設備。因此,在檢測高壓線時,無人機可在空中,沿著高壓電線的延伸方向前進。工作人員可通過攝像頭、等設備可清晰地顯示出電線、絕緣子、螺栓等部件。就可以不用人工爬“電桿”了。
此外,和傳統的人工巡檢相比,無人機行動靈活、巡航面廣,無論是建筑物、樹林還是山區、丘陵、沙漠,人到不了的地方它都能到,且效率更高。據計算,在山地丘陵地帶,靠人工巡線平均每天只能巡查1.5公里至2公里,而同樣的巡線里程,采用無人機只需要2個小時左右。
后,小編了解到,將無人機和紫外成像漏電檢測儀相結合,紫外成像儀外形小巧、輕盈,可懸掛在無人機底部而不影響其飛行,與動輒幾十公斤的機載設備相比,可以說是為無人機“量身定制”。通過無人機和紫外成像漏電檢測儀為高壓線保駕護航,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人們的安全。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