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器網 時事聚焦】50年前,《東方紅》的樂譜乘坐
航天飛船,隨著“東方紅一號”上了太空,以電磁波的形式傳輸到全國各地,奏響了屬于中國人民的驕傲;50年后的今天,我們迎來了第五個“中國航天日”,而此時的中國,已經是一個開始擁抱星辰大海的航天大國。
如今,我國的航天事業發展迅速,載人航天、宇宙對接、探月……可以說,中國的航天技術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可以昂首挺胸的。而在航天事業發展背后,我們也不能忽視各個領域技術儀器的幫助。
眾所周知,航天是一個融匯了數學、物理學、
化學、
電子工程、計算機工程等多門學科技術及知識的領域,而航天的發展背后涉及的是無數不同領域人才的共同努力。與此同時,航天器從設計、生產到使用、回收,基本都離不開兩個字——精密,失之毫厘對于航天事業來說,牽涉到的損失難以設想。也正因如此,運用在航天事業上的儀器設備,往往是當前階段的翹楚,且種類非常豐富,囊括了從航天領域的各個階段,包含了對航天器使用的儀器以及航天器配備的用于天空中使用的儀器。
航天器的設計階段對于后續航天計劃起到的是保障作用,往往需要考慮到后續發射、分離、回收的多個階段,項目設計到防護、動力等多個要素,進行的工作包括結構設計、材料設計、計算機發射模擬等多個環節。而在這個環節中,除了要用到試驗機、試驗箱這種模擬使用環境對材料進行篩選的儀器外,還會用到能夠精確計算出后續飛船耗材情況、體積,推導出飛船重量及需要的動力源能量的計算機系統。
設計完了便是生產的工作了。生產包括了前期材料的加工,中期機內安裝、后期的無損探傷。其中材料的加工需要嚴格按照設計圖及計算機推算出來的數據加工,盡可能地減少事物與設計的誤差,必要時候會使用的計量及測繪儀器來輔助進行。而安裝就更困難了,航天器包括軌道艙、返回艙、推進艙、過渡段等多個部分,每個部分功能不同設計到的零件也不同,每個部分安裝的時候都需要考慮到實際運行的環境以及內部儀器設備的安全問題,對于工程師以及機械臂都是一種挑戰。至于后期的無損探傷目的就是確保安裝好的航天器沒有遺漏或其他問題,屬于檢查階段。這個階段會用到諸如X光無損探傷儀、超聲波檢測儀等無損檢測儀器,在不破壞航天器的情況下確保航天器的安全。
接下來是發射前的實地勘測工作。飛機起飛尚且需要了解當天的天氣狀況,航天器更是如此了。飛船發射計劃實施前,會對發射基地環境的多個指標進行監測。包括但不僅限于發射地電力供應情況,當地的天氣變化情況,計劃發射日的天氣狀況等等。用到的儀器設備除了各式各樣的氣象監測儀器,還有電力監測系統,異常報警裝置等等。
而這些僅僅只是航天器進入太空前涉及到的儀器設備,事實上進入太空后涉及到的儀器設備依舊不計其數,我們下一篇文章再來和大家繼續聊。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