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生物醫藥】醫療體系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重要一部分,而醫療技術的進步對于大眾來說,直觀的體現就是壽命的增加以及面對病患時心態的轉變。但是隨著現代醫學理論不斷被大眾所接受,我國傳統文化中,占據重要比重的中醫理論卻成為了矛盾的起點,越來越多的人不再相信中醫理論,甚至不愿意去了解中藥知識,也不愿意使用中藥。
客觀的來說,除了少數老一輩人,對于年輕人來說,中藥似乎已經失去“民心”了,而這背后真的是中藥“無用”嗎?顯然不是的。事實上,此次疫情期間,金花清感顆粒、蓮花清瘟膠囊等傳統的中藥發揮了不錯的功效,為抗疫提供了非常多的幫助,“中藥無用”顯然是無稽之談。
那么為什么中藥不被接受了呢?私以為關鍵在于中藥知識與傳統文化在傳承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誤解或者受到了誤會。事實上矛盾的產生在于大眾對于醫療體系的錯誤理解。固然中醫可以和西醫形成一個相對感念,但是中醫不等于傳統醫學,西醫也不是現代醫學。換言之,所謂的中醫,不僅僅包括傳統的望聞問切,事實上,現在的中醫同樣是圍繞現代醫學體系中對于病狀的理解進行指導和用藥治療的。此外,如今的中藥也不僅僅是經驗性的對草藥進行炮制、煮沸,而是采用現代儀器對其成分進行分析,對藥材進行加工,依據患者病因進行藥物的選擇和使用。
換言之,許多人不接受的,并非中藥,而是心中對中醫的芥蒂,他們所了解的中醫還是片面的。而這也恰恰反映了傳承中藥知識的同時發展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前些日子,河北石家莊的一所小學,參觀中藥材標本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參與制作中藥香囊、藥材知識競答等活動的事被作為新聞發布。而這看似民生的消息,卻從側面表現了教育真試圖以身體力行的方式讓新一代了解中藥,接受中醫文化。而在我看來,這個行為的目的,是為了更進一步的為后續中醫、中藥領域的發展打下基礎。
不僅如此,從發展的角度來說,中醫的發展局限性,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技術影響的。一方面,如果對于中藥的基本成分不了解,基本效果不清楚,對于中醫的基本思路不清晰,那么很難將現代醫學里的研究思路很好的帶入到中醫發展中;另一方面,如果針對中藥萃取(煮的過程可以理解成是萃取中藥成分的過程)以及更深層次的使用也會受到約束。
所以說,私以為,傳承中藥知識發展傳統文化,既需要取長補短發揮中藥、中醫理論的優勢,有需要虛心學習,將其中已經過時的,或者不利于大眾接受的部分果斷舍棄。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