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器網 能源環境】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我國從古至今都非常重視氣象變化。風調雨順也一直是我國人民的樸素愿望。即使農業技術的進步與農業的現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國農業生產“看天吃飯”的局面,然而災害性天氣依然能夠對農業造成巨大打擊。而且氣象災害還會威脅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應對氣象災害主要的措施就是加強氣象觀測能力,準確對氣象災害進行預測預警。近年來,我國氣象觀測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一方面,我國建立了由風云氣象衛星、雷達和地面觀測站組成的天、空、地一體化的綜合觀測體系;另一方面我國的地面氣象觀測實現了從人工向自動化的轉變,并朝著智能化發展。可以說目前我國的綜合氣象觀測能力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我國氣象觀測能力建設下一步的發展目標是到2035年基本建成氣象強國。不僅要建立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的氣象業務體系,還要讓氣象深度融入民生保障和行業發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國要加快氣象核心技術的突破和發展。而氣象監測技術就是氣象觀測能力的核心之一。
氣象監測技術可以分為直接測量和遙感探測兩大類。直接測量技術利用各種感應元件直接檢測各項氣象數據,如溫度表、氣壓表等;遙感探測技術則是通過接受接收的大氣信號或反射信號推演除大氣物理特性和
化學特性的空間分布,如各種氣象雷達、紅外
輻射計等。
在完善的氣象觀測系統中,天、空、地的監測都需要利用到多種不同的監測設備。氣象衛星探測搭載的主要是遙感儀器,包括微波溫度計、微波濕度計等。在衛星探測技術上紅外高光譜大氣探測儀、近紅外高光譜溫室氣體監測儀、電離層光度計等光譜成像技術是現階段的技術前沿。高空氣象觀測主要利用氣象氣球、氣象飛機等搭載探空儀等監測儀器升空探測。地面探測的技術與方法比衛星探測和高探測更為豐富,監測的項目也更多。僅以降水監測為例,除了常見的雨量計之外,在降水研究中還有降水粒子二維圖像觀測儀、微型雨滴譜廓線儀、粒子激光探測儀等多種儀器。
雖然我國氣象觀測系統已經較為成熟,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按照中國氣象局發布發的《氣象觀測技術發展計劃(2020-2035 年)》,我國未來氣象觀測技術的發展方向有:發展新型氣象觀測技術裝備、發展協同觀測技術、推進高新技術在氣象觀測領域應用、發展氣象觀測裝備保障技術和發展氣象觀測綜合應用技術。
發展新型氣象觀測技術裝備的重點在于氣象系統級芯片的技術突破。另外我們還需要從兩方面提高氣象觀測裝備分辨率、觀測精度度、抗干擾能力和自校正能力:一是衛星載荷、氣象雷達、探空等大型高精度觀測技術裝備,二是智能化、小型化、低功耗、高可靠性 的新型氣象觀測裝備。
按照計劃,未來幾年我們需要研制的儀器包括多種雷達、高精度輻射測量儀、閃電觀測裝備、大氣成分觀測裝備、海洋氣象觀測裝備等二十多種儀器設備。氣象觀測儀器行業預計將有很大的發展。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