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時事聚焦】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2021年兒童學生用品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通報》,就2021年抽查的2050家企業生產的2186批次兒童學生用品合格情況進行了結果公開。
從抽查的產品類型來看,主要涉及到玩具、學生文具、兒童及嬰幼兒服裝、機動車兒童乘員用約束系統、運動頭盔等7種產品。而從結果來看,產品涉嫌假冒的共3批次,其中包括2批次玩具和1批次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產品,此外共檢出不合格產品297批次,抽查不合格率達到了13.6%,并且,在跟蹤抽查中發現有12家企業上次抽查不合格,此次依舊不合格。
目前,有關部門針對不合格產品已經做出了相關的處理舉措,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也將依據相關決策做好后續的強化抽查結果處理、開展質量專項治理、督促落實主體責任、加強質量技術幫扶工作。
而在此次通報中可以發現,大部分不合格的兒童用品產品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兒童的健康安全問題。例如此次不合格的玩具商品中,有大量問題是涉及產品的機械及物理性能或者增塑劑的使用上的。
其中機械及物理性能方面問題的情況可以細化出很多類別,例如細小零件的使用或者是零件強度問題,而背后的安全隱患也很好理解。相對來說,增塑劑的問題就復雜許多,并且也更難在日常購買中被消費者意識到。
增塑劑又稱塑化劑,是常見的高分子材料助劑主要用于提高
塑料的強度,并且增加塑料的可塑性方便塑料更好地進行加工。但與此同時,增塑劑本身具備一定的毒性,許多疾病的產生也與日常生活中與增塑劑的接觸有關。也正因如此,我國對于玩具中增塑劑含量上限有明確的標準進行約束。
根據GB 6675.1-2014《玩具安全 第1部分:基本規范》中給出的標準,所有塑料玩具產品包括可放入口中的產品中DBP、BBP、DEHP總含量不能超過產品總重量的01%,針對可放入口中的產品,DNOP、DINP、DIDP總含量不能超過產品總重量0.1%。并且針對玩具中塑化劑的檢測,GB/T 22048-2015中也給出了明確的指導辦法。
但即便這樣,增塑劑超標的玩具依然存在,這也恰恰反應了消費市場目前存在的兒童安全隱患。事實上文具上不合理的尖銳設計或者是服裝中可遷移物質含量超標也是同樣的道理。規范與檢測設備只是約束產品問題產生以及盡早發現產品問題的手段,但是究其根本其實還是廠家在生產并且售賣產品過程中實際行為本身。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