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器網 時事聚焦】
航天技術的發展為我們打開了宇宙這個神秘的領域的同時,也刺激了許多技術的產生,其中也包括了遙感技術這一探測技術。如今,借助遙感技術,我們可以更好地完成氣象觀測、資源考察、地圖測繪等工作,也正因如此,對于如何進一步提升遙感綜合應用能力,強化遙感技術的應用價值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為了進一步推進遙感衛星數據資源共建共用共享,構建國家級、綜合性遙感資源共享與應用服務體系,帶動我國遙感綜合應用能力發展,2022年11月21日,國家遙感數據與應用服務平臺(以下簡稱:服務平臺)正式開通。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服務平臺的建立,是國家航天局組織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等7家共建單位通力合作的成果。因此也標志著我國在遙感數據共建共用共享這塊,正在邁向一個新的階段。
事實上,遙感技術并非一項年輕的技術,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出現了,從原理上來說,其本質是依據電磁波理論,應用各種傳感儀器對遠距離目標所
輻射和反射的電磁波信息,并進行收集、處理,最后實現成像以及數據交互,從而對地面各種景物進行探測和識別的一種綜合技術。其發展離不開通信技術以及
傳感器技術的發展,因此在過去的發展歷程中,這些技術收獲重大突破的時候,衛星遙感這塊也往往能收獲不俗的成績。
而我國對于這項技術的應用也一直報以非常高的關注程度,尤其是在氣象觀測以及災害檢測這塊尤為突出。早在2017年,中國氣象局就發布了《衛星遙感綜合應用體系建設指導意見》,強調要在2020年建設好布局合理、分工明確、運轉高效的衛星遙感綜合應用體系,形成功能完善、技術先進、規范標準的衛星遙感應用業務。并且當時的目標是要讓衛星遙感綜合應用接近同期世界先進水平。并且我國也確實在后續幾年中實現了氣象衛星網絡的全面部署實現了從氣象預測到災害性氣象預警等功能的全面部署,用包含多通道可見光紅外掃描成像儀和紅外高光譜探測儀在內的多種先進儀器輔助遙感綜合應用能力的全面提升,做到了遙感數據的準確獲取與快速傳輸。
因此,總體上來說,遙感數據與應用服務平臺的出現,有利于進一步優化遙感衛星數據的利用價值,解決過去遙感衛星應用存在的效益不高、數據共享難、應用服務散等問題。同時也更利于科研產業整體向著積極利好的方向穩定發展。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