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報道,福島東電核污染水第二輪排海于近日結束,17天排出量大約7800噸。
此前,生態環境部在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提到,2021年、2022年已先后組織開展我國管轄海域海洋
輻射環境監測,摸清了目前相關海域海洋輻射環境的本底情況,現正在積極開展2023年度監測工作,及時跟蹤研判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對我海洋輻射環境可能的影響。
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相關負責人也曾明確回應,針對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后的海洋輻射環境監測,環境部已經作出部署,如果發現異常將及時預警,切實維護我國家利益和人民健康。
10月20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舉行,提請審議了多份法律案,其中就包括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草案(三審)。三審稿中明確,將推進綜合監測、協同監測和常態化監測,由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制定海洋輻射環境應急監測方案并組織實施。
在地方層面,對于海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也愈發重視。且早在2012年,原國家海洋局就已印發《關于推進縣級海洋環境監測機構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2013年底前在全國35%以上的沿??h級行政區設立海洋環境監測機構。以此為基礎,到了2023年,我國海洋環境監管已經開始朝著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提升方向前進。
比如,浙江2021年投入使用的我國首艘近千噸級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船——“中國環監浙001”,配備了多個專業實驗室和先進的海洋生態監測儀器設備,具備定點、定時的水文、水質、沉積物和生物的采樣及現場監測能力。在核污染水排海事件發生后,浙南放射醫學與核技術研究院緊急成立監測專班,表示將監測核污水海域影響,初步計劃每兩月一次的采樣監測,范圍將擴大至溫州周邊海域,監測點位數量也將增多。
另一沿海省份山東也在穩步提升海洋核輻射監測能力?!秶鴦赵宏P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布局建設北方海洋環境應急處置中心,對山東省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出更高要求。10月17日,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先后赴省煙臺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山東省核與輻射安全監測中心現場調研,肯定了當地取得的成績。
此外,廣東省環境輻射監測中心研發的新型水中氚電解濃集儀、無人機放射源搜尋處置系統等,性能優越;四川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研發的水體放射性核素實時在線監測系統、高氡環境放射性
氣溶膠自動監測系統等,填補國內多項技術空白……技術創新上捷報頻傳。
我國已建成了國家、省和部分地市三級機構組成的輻射環境監測組織體系,包括國家輻射環境監測網共布設1835個國控輻射環境監測點位。且國內輻射環境監測技術已較為成熟,比如用氣溶膠、液體、固體采樣器收集氣體、水、土壤等物質,送到實驗室進行檢測分析。國家核安全局副局長表示,推動核安全高質量發展,還要繼續打造高水平科技,加快提升安全分析、經驗反饋、海洋輻射環境監測、監督一線輻射環境監測等能力。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