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地球的極寒之地,也是世界上發現最晚的大陸,由于地理位置極端加上常年被冰雪覆蓋,因此也被稱之為“白色大陸”。這片大陸不屬于任何國家,甚至直到今天也屬于封閉狀態,沒有居民,與文明世界完全隔絕,而這也進一步賦予了這片大地神秘的色彩。直至今天各國對于南極的探索還未停止,少量的科學考察人員輪流在為數不多的考察站居住和工作共同探索南極的未知。
而我國首次開展南極考察是在1984年,那年11月,一支由科學家、軍人、
建筑工人、船員、記者等591人組成的科考隊從上海出發,奔赴南極,而他們當時還肩負著一項重要的工作——建設我國第一座南極科考站,也就是如今我們熟知的長城站。距離相關資料記載,我國于1984年12月30日將國旗插在南極大陸之上,而長城站建成則是在1985年2月15日。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中國40天建成南極科考站的壯舉,在多個國家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隨后,我國在38年的時間里,又先后開展了38次科學考察,并且分別于1989年2月26日建成中山站南極考察站、2009年2月2日建成昆侖站南極內陸考察站(位于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冰穹A”地區,此事是中國第25次南極考察)、2014年2月8日建成泰山站南極科考站(南極內陸考察度夏站)。同時也在2018年2月7日(第34次南極考察),完成了對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羅斯海新站的選址。
而就在昨天,也就是11月1日,我國科考團隊再一次從上海啟航,開啟了第40次南極考察之旅,并且也將在此次科考過程中,完成對羅斯海新站的建設工作。那么這次考察有什么值得關注的點呢?
此次南極考察預計將進行5個月,期間將實施三船五海五站考察任務。這里面三船指的是“雪龍”號、“雪龍2”號和“天惠”輪貨船,五海是羅斯海、阿蒙森海、宇航員海、南極半島臨近海域、普里茲灣海域,至于五站,自然就是已經建成的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以及準備建設的羅斯海新站。
值得一提的是新站的地理位置與先前的都有很大的差異性,并且那塊區域的自然特征有非常大的特殊性。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孫波在人民日報的報道中提到“羅斯海區域之所以對于科學家有著強烈的吸引力,是因為這里猶如一個‘冰工廠’,是整個南大洋海冰的一個重要產生地,也是南極底層水的一個關鍵起源地,具有巖石圈、冰凍圈、生物圈、大氣圈等地球系統多圈層相互作用的特征,將有助于科研人員探究南極變化與全球聯動等重要科學命題。”
而就科考站建設工作來說,也有值得關注的地方,例如本次建設將充分貫徹“綠色考察”的理念,不但要保證科考站質量、安全,在設計、選材拼裝環節也將貫徹環保的理念。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國內裝配化定制及預拼裝、集約化管理建筑材料等手段,減少擾動南極現場的區域面積最大限度地控制施工活動范圍,以達到綠色建設科考站的目的。
此外,本次科考還有個值得關注的點是多國合作。據悉,本次南極考察,將實施與挪威、澳大利亞等多國合作的恩德比地
航空調查任務,并與多國開展后勤保障方面的國際合作。讓我們共同期待本次科考的順利推進。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