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器網 行業要聞】在經濟化不斷深入發展的時代,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經貿合作的逐步深入,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以產品出口、技術輸出、服務輸出、對外投資、并購等多種方式走向海外。儀器儀表行業也不乏積極“走出去”的出海企業,但是真正成為具有跨國公司級別的卻少之又少。
化經營
我國在政策當中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強企業化經營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而這種“化經營能力”恰恰是當今很多儀器儀表企業所缺乏的。與賽默飛、安捷倫、島津等跨國企業相比,我國具有影響力的儀器儀表企業少之又少,實力相差較為懸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提出,化經營能力體現在企業實力、企業家精神、應對東道國市場規則的能力三大方面,其中包括雄厚的資產、在調動資金的能力、化人才儲備、企業發展戰略、本土化等等。下面就這些特征,結合我國儀器儀表企業化經營能力,看看他們距離跨國企業還有多遠。
要想成為一家跨國企業,雄厚的企業實力是必備的前提。企業實力包括資產規模、融資規模和人力資源。本篇文章就先從企業實力的三大方面出發:
資產規模
從每年儀器企業TOP10、TOP20這類的榜單以及各家跨國儀器企業的財報當中,都能清晰地比較他們的資產規模情況。以賽默飛世爾科技2017年的財報為例,去年賽默飛的營收為209.2億美元,登頂2017年儀器公司TOP20榜單。在這個榜單中,排名第20的Tecan,去年儀器銷售額也達到了3.38億美元。而國內儀器企業大部分產值都低于1000萬元,唯有少數企業能夠達到上億級(注意:這里指的還是人民幣)。收入已經拉開了一大截,資產規模自然無法相提并論。橫向來看,我國儀器儀表企業的資產規模與跨國儀器企業比較仍有較大差距。
融資規模
企業“走出去”不僅要靠雄厚的資金作為后盾,還需要借助市場上的融通資金。跨國企業的融資金額往往比較高,這是國內企業還難以獲得的。不過近年來,我國企業的融資能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國家也在為企業創造更好的融資環境。但是國內儀器企業對金融市場產品和規則不夠了解,容易被一些金融專業機構誤導。這意味著“走出去”的企業必須掌握一定的融資知識,對融資環境有更深入的了解。
除此之外,很多跨國企業都會實施積極的并購活動。賽默飛世爾科技就是一家熱衷于“買買買”的“并購狂魔”,去年收購收入增加了9%,部分通過并購獲得的新業務也表現不俗,為企業營收貢獻不小。可以說,并購是跨國企業得以迅速壯大的捷徑。不過,資金實力較弱、抗風險能力不強的企業還不足以承擔得起并購帶來的風險,目前國內儀器企業的并購案例并不多。海能儀器采取過幾次跨國收購,前年跨國并購GC-IMS制造商德國G.A.S.,去年年末又宣布購買歐洲DL公司HPCE相關技術。此外,博暉創新曾經收購美國
質譜公司Advion 100%的股權,雪迪龍也曾出資164萬英鎊控股KORE 51%的股權。天瑞儀器、先河環保、聚光科技等國內儀器企業也實施過跨國收購或者注資控股,走在了國內儀器行業的前列,也具備了一定的跨國企業的特征。
人力資源
一家化企業必須要有化的人才。這類人才不僅需要具備專業技術和先進的管理能力,還需要了解和善用經濟貿易活動的規則與慣例,在交流當中要更加游刃有余,甚至要能夠積極融入其他國家的文化傳統。賽默飛世爾科技在50個國家擁有37000名員工,人才儲備是足夠的。來自意大利南部的賽默飛中國區總裁江志成還給自己取了個中文名字,一下子拉近了與中國用戶之間的關系。他不僅學說中文,還特別喜歡中國的川菜,對中國市場的了解也比較深入。這些例子對于國內儀器企業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目前儀器儀表并非熱門專業,畢業后很多專業人才又都傾向于選擇跨國企業工作,國內儀器儀表企業常常因為“人才荒”叫苦不迭。而企業化又必須要求人才具備更多能力,這樣的化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企業實力、企業家精神和應對東道國市場規則的能力都是成為跨國企業的關鍵。那么,除了企業實力之外,我國儀器儀表企業距離跨國企業還有多遠呢?下篇將繼續通過國內外企業之間的比較進行深入展開,為儀器企業提升化經營能力支點招。
(本文參考資料: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